目前分類:認識台灣原住民 (5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經過繁複的族群調查後,在歷史消失128年的撒奇萊雅族(Sakizaya),終於在2007年1月17日由政府承認為台灣第13個原住民族。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太魯閣族(習稱德魯固族)的文化習俗與泰雅族略有相似,同樣是居住高山、狩獵水耕,視彩虹為神靈橋的民族,但是兩族語言無法溝通,分佈地雖相鄰,彼此卻甚少來往。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馬跑的快,但人跑的比馬快的在史上確有其人,那就是清代乾隆時期西拉雅族部落裡的飛番──程天與,在台南縣佳里鎮北頭洋山麓下還保有墓碑,即當地民間所謂的「飛番墓」。根據學者考據,該墓地至少有234年歷史,可能是台灣目前保存最古老的平埔族墓地。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80年6月,南迴鐵路台東新站施工,在台東縣卑南鄉挖掘出許多史前時代人類的石棺,引起社會重視和報章雜誌報導。中華民國台灣省政府乃即時撥款,延請國立台灣大學考古學系組隊南下考古,經過2次挖掘共挖出128具石棺,1274件石器,和大量玉琴、陶器、人骨、屋舍遺蹟等。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個人自2002年6月起至2003年12月止,費時近2年整理、撰寫完成了「認識台灣原住民」系列─台灣原住民各族群介紹。台灣原住民族屬於南島語系,在人種上屬馬來人、南島語族,是世界上分佈最廣的民族;分佈地區西起非洲東南的馬達加斯加島,越過印度洋直抵太平洋的復活節島;北起台灣,南到紐西蘭。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理分布
原居於屏東平原下淡水溪沿海附近的馬卡道族(Makatao),在1904年日本人類學者伊能嘉矩提出最早的平埔族分類架構中開始稱之為馬卡道,並劃分為與西拉雅不同的獨立族群。至1944年日本人類語言研究者小川尚義才以語言的相似性為由,將屏東平原和台南平原的平埔族視為同一族,統稱為西拉雅族。舊志中出現的「鳳山八社」,就是指馬卡道族中勢力最強大的放索、阿猴、塔樓、加藤、武洛、力力、上淡水、下淡水社等八個社群。由於居地緊鄰排灣族的分佈範圍,因此和附近排灣族有密切往來關係。道光年間,部份族人遷徙至現今恆春一帶的瑯橋地區,被稱為「瑯橋平埔」。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統文化
馬卡道族中和其他平埔族社會一樣,有一位或多位的女巫師,負責處理公眾的祭典事宜以及族人的疑難雜症。尪姨的主要責任是負責公廨的整潔與祭典,也是族人們求巫問醫最好的管道;公廨裡面祭祀阿立祖,是族人祈福求安,或尪姨做作法占卜的地方,也是族人聚會牽戲的活動中心;而女性的年齡,是以刺桐花為基準,每次花開就年長一歲,馬卡道族也和台灣其他原住民相似,為一個以女性為主的母系社會;在結婚制度上馬卡道族有一種特別的風俗,也就是成年的女子在外頭構屋獨居,再擇配婚姻。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化特質
巴則海族在語言保存方面最久也較完整,現在巴則海族人還有能唱傳統歌謠的長者,他們的歌謠包括搖籃曲、工作歌、愛情歌,尤其是慶典儀式的歌曲等(如唉淵Ayan(1).(2),牽田的歌),當中有些還包含著其祖先來源的口傳歷史,甚為珍貴。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理分布
巴則海族(Pazeh)的分布以豐原為中心,北起大甲溪岸,南迄潭子鄉,東達東勢一帶,西至大肚山。包括大甲溪下游南北兩岸、后里台地、和台中盆地東北側沿山一帶;主要在現今台中豐原、潭子、東勢一帶。重要聚落包括岸裡社、樸仔籬社、阿里史社、烏牛欄社、大馬僯社、麻薯社、岐仔社、翁仔社、麻里蘭社等;大致分成四個社群(岸裡社群、樸仔籬社群、阿里史社群、烏牛欄社群)。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說故事
關於巴布拉族的傳說並不多,但《重修台灣府志》卷十五風俗(三)有一段記載,滿有意思的:「昔有番長名大眉,志謂:每歲東作,眾番爭致大眉射獵,於箭所及地,禾稼大熟,鹿、豕無敢折損者;箭所不及,輒被蹂躪,木亦枯死,其子斗肉、女阿巴里、大柳望,各社仍然敬禮,獲鹿必先貽之。」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理分布
巴布拉族(Papora)原分佈於西部海岸大肚溪以北、大甲溪以南附近地區,主要活動範圍相當於現今台中沙鹿、梧棲、和清水一帶。主要聚落包括沙轆社(遷善社)、牛罵社(感恩社,也稱迴馬社)、大肚社、水裏社等。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說與祭儀
以前凱達格蘭族各社都有一則有關其祖源的傳說,從他們的傳說中,可以知道他們的祖先是從海外漂流來台的;但何時、何處而來,因時間久遠已不可知。其來台時最初的登陸地點,目前則有二種說法,一是認為是祖先於數千年前從西太平洋的「山那賽小島」搭乘舟船漂流,在臺灣東北部的三貂灣雙溪河口處附近登陸;另一個說法是認為可能在淡水河口一帶。在登陸之後,族人陸續播遷至蘭陽平原,基隆和平島、北海岸,台北盆地及桃園南崁溪一帶,成為北台灣平埔族中依水漁撈生活最早的族群。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理分佈
凱達格蘭族(Ketagalan) 的分布地以台北盆地為主,北起基隆社寮、平寮、和寮里,沿大屯火山到淡水河口,南達桃園縣境內。主要涵蓋居住在臺灣北部基隆、淡水、台北、和桃園附近的平埔族群;過去舊志所記載的「淡水十八社」和「南崁四社」等都在此範圍內。凱達格蘭族向來和蘭陽平原的噶瑪蘭族一直保有密切的接觸,並且相互影響,其中部份族人更遷移到宜蘭地區定居,建立了哆囉美遠社與里腦社。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化特質
伊能嘉矩的資料上記載,在埔里東螺社的巴布薩族人,知道其原有語言的不多,即使有人記得,語詞也有限,但其語言特色是促音用得很多。在風俗方面,都已漢化了,只有女子仍保留熟番的髮式,他們的臉長而扁圓;身軀肥胖,尤其是女子,豐滿者不少。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理分布
巴布薩族(Babuza)主要分布在大肚溪以南至濁水溪之間的海岸區域,包括彰化平原和台中盆地西南邊緣地帶。重要聚落有東螺社、西螺社、二林社、眉里社、半線社、柴仔坑社、阿束社、貓霧拺社;各社中除東螺社部分移住宜蘭外,其餘都於清代道光年間陸續遷至埔里。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統祭典
西拉雅族的祖靈崇拜留有祀壺的風俗,稱阿立祖祭祀,所謂阿立祖是指西拉雅族的祖靈,無形無體,僅以一壺代表神體,通常供奉在社中公廨,又稱阿日祖、阿立母、太祖、老君、太上老君、李老君、番仔佛、番太祖、番祖等,各社所供祀的壺各有不同,大部分是粗製的陶器,其中北頭洋社(佳里鎮西北方),除了祀陶製的壺外,還附祀宋硐及洋酒瓶,其它地方尚有以一般大肚花瓶代替陶壺的,至於為什麼用壺來代表祖靈?各家說法不一,江家錦先生說壺是代表女性子宮,阿立祖就是女性祖靈;國分直一先生則認為阿立祖是農業的祖神;石萬壽先生認為阿立祖相當於漢人的玉皇大帝,不是一般的祖靈信仰而已。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理分布
西拉雅族(Siraya)是指分佈在臺灣南部的平埔族。活動區域範圍北自台南縣平原地帶(現今台南麻豆附近),南達屏東平原一帶的平地或山麓地帶(今屏東林邊一帶)。其中又可以分為三支: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統祭典
洪雅族一年中有兩大宗教儀式,一為祭祖;一為過年。祭祖日期多在農曆七月二十日到七月二十二日間開始舉行(任選一日開始),全部祭儀共需四天的時間,包含五個項目: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理分佈
洪安雅族(Hoanya)原分佈於臺灣中西部接近山麓之平地,主要在台中霧峰以南、 台南新營以北一帶,涵蓋現今台中、南投、彰化、雲林、嘉義、台 南等區部份範圍。伊能嘉矩最早將此區的平埔族分為二支: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統祭典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