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地效應載具(WIG, Wing-In-Ground)顧名思義即運用翼與地面產生效益,作為氣墊船(Hovercraft)與飛機間的飛行器,僅於表面飛行(通常是位於水的表面),因此亦稱為翼於表面效應之船WISE或WISES(Wing In Surface Effect Ship),俄國使用Ekranoplan (Ekran:幕、篩,plan:平板)定義,其它來源如美國的翼船(Wingship),德國氣動力地面效益飛行器(AGEC, Aerodynamic Ground Effect Craft),而WIG Craft(簡稱飛翼船或翼地效應載具)為運用最廣泛之名詞。

眾所皆知,氣墊船安裝於氣墊上,透過風扇產生之氣流,吹壓船底由邊裙、橡膠廉幕阻擋、密封之空間,使船與水面間產生氣墊效果,以減低氣墊船的阻力,使其成為有效益的載具;而翼地效應載具乃透過氣動力產生氣墊效益,使之有足夠的前進速度,此現象稱為動力氣墊,不同於氣墊船之靜力氣墊,即飛機機翼為前進速度產生昇力,而直昇機螺旋翼以持續運作產生昇力。簡單來說,翼地效應載具機翼產生之地面效應現象,乃藉由強大動力機構形成強大下吹氣流,以克服地心引力而脫離地(水)面,進而以其它動力產生向後噴射之力量,推動物體移動。

航空學中常將飛機之阻力區分為空氣作用於飛機表面產生之摩擦阻力,以及與因機翼外形(角度變化)產生翼面低處之靜壓力高於翼面而造成飛機升起之引導升力。飛機飛行時翼梢下端高壓氣流流至翼梢上端低壓處,形成非常複雜的紊流稱為翼梢渦流,此渦流產生之能量形成引導升力,其大小視翼展昇舉角度及翼展/翼寬比例決定;當翼面接近地面時,並未有足夠的空間使渦流完全成形,因此,造成壓力減少,而渦流變弱;渦流亦因地面阻礙而向外推擠。明顯地,地面效應較翼面外形產生之效應來的高,而當離地距離為翼展10%時,地面效應之升力將降低50% 。當翼接近地面時,氣墊將翼下方由高壓空氣產生,稱為衝擊效應或衝擊壓力(ram effect orram pressure),當地面距離變小時,翼下方之空氣可能變停滯,而形成最高的壓力。

與大小相似的航空器比較時,良好設計的翼地效應載具具有相當高的升阻比(升力/阻力比值)及較低的速度,並較一般飛行船的速度快,可用以比較不同型態及大小的運輸載具之速度與升阻比,其中包括了自腳踏車至英製協和式超音速客機等不同載具。升力/阻力值是速度的函數,如腳踏車的升力/阻力值屬於不靈巧,但其升力剛好等於它的重量。另有一個重要特徵,即現有載具均低於紅色的技術線,此線隨著科技進步而向右上角移移動。現今的快(客)艇其巡航哩程速度大約為250公里/時,因巡弋速度的限制(100公里/時),以黃線包圍的三角區域就是飛翼船範圍,此區域並不包含以傳統方式產生動力之運輸載具,其巡弋速度為100至400公里/小時及15至30的升阻比值。而翼地效應載具在運用上,其主要競爭對象為採用渦輪軸或渦輪扇發動機的飛機,因其採用動力來源的方式相近,但翼地效應載具不需跑道助飛,故幾乎可於任何地方起飛的運用彈性較飛機為優,但須限定於浪濤較小的海岸或大湖區域操作,對海象也有其限制。

簡單說明翼地效應載具

翼地效應載具不是飛機,而是一種具有飛行翼,利用高速行駛船體底部與空氣產生的氣墊,離水面0.3公尺至3公尺內掠空飛行的飛行器,在這範圍內飛行效果最佳。

翼地效應載具在行駛加速時是貼面航行,在時速達約70至80公里左右時,產生氣墊後就開始掠水面「飛行」,由於產生氣墊飛行,沒有接觸水面的阻力,使飛行器能以最省的油耗,達到最高的效能。

翼地效應載具是一種介於船與飛機之間的交通工具,它可以達到飛機飛行時300至400公里的飛行速度,但它亦可在水面巡航。因此在安全性上具有相當的穩定性,飛行體若出現任何的機械故障,可以安全降落於水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