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緣起
在美國與中華民國政府斷交後,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簽定「八一七公報」,限定我國向美方採購武器的質與量,而當時我國空軍主力戰機F-104G已到達服役壽限,國防部經可行性分析後,決定由當時的航空工業發展中心(AIDC, Aero Industry Development Center)負責研發新一代自製防禦戰機(IDF, Indigenous Defense Fighter)。

代號安翔計畫的研發計畫在1983年正式展開,其下又分為鷹揚計畫(機身及氣動力)、雲漢計畫(發動機)、天雷計畫(航電)、天劍計畫(空對空飛彈)等4個子計畫。

1986年4月5日,以「SE-5A」代號修改部分設計後正式定名IDF戰機,並進入全程發展階段;1988年12月10日,首架IDF原型機(編號10001,序號77-8001)出廠,由總統李登輝命名正式為經國號戰機,並於次年5月28日進行首次試飛。試飛員為現任漢翔航空工業公司(AIDC, Aerospac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rp.)飛航事業處處長的吳康明先生,當時官拜上校。1989年7月29日,2號原型機(編號10002,序號78-8002)完成試飛。1990年1月10日,3號原型機(編號10003,序號78-8003)完成試飛。1990年5月12日,首架雙座機原型機(編號10004,序號79-8004)出廠完成首次試飛,前參謀總長陳燊齡上將親臨主持。

國防部當時表示,經國號戰機正式名稱為F-CK-1,F代表Fighter(戰機),CK為Ching Kuo(經國)之英文縮寫,1代表該機型,但大眾與部份媒體仍習慣以IDF稱之。

氣動力設計
航發中心研製戰機的過程頗為艱辛,雖美國政府暗中默許洛克希德公司(Lockheed)協助我方人員進行研發,但在設計時卻進行許多戰機的規格限制,使其性能受限;以作戰半徑來說,早期更限定不能超過F-5E的463km(250nm),使得F-CK-1的氣動力構型較F-16「苗條」許多,也因此無法攜帶太多燃油,只能定位成防衛性戰機。

F-CK-1的氣動力設計概念大致與F-16戰機類似,具有升力中心在機身重心之前的「先天不穩定」靈活特性,因此需用飛控電腦輔助方能操控。

氣動力構型採取雙發動機、具翼根前緣延伸板(LERX, Leading Edge Root extension)的翼胴(Wing-body)體梯型中單翼、全動式水平尾翼、大型單片垂直尾翼設計。進氣口部份則與F/A-18相仿,置於機身兩側翼前緣沿伸板下方,為結構簡單、輕重量的皮氏進氣口設計;發動機兩側的尾衍末端,各有一上下開合的減速板(類似F-16)。水平尾翼、垂直尾翼、襟翼、起落架艙蓋等,則採用複合材料,以減輕機身重量。

機身、翼前緣延伸板和機翼內都裝有適型油箱(CFT, Conformal Fuel Tank),但由於機身狹小,內載油量只有2111kg(4650lb),雙座機的載油量更少了227kg(500lb),所以續航力大受限制。

F-CK-1的氣動力構型並不強調高空高速飛行,但在中、低空及馬赫0.8至1.5時,則有相當優異的飛行操控性能,這正是一般空戰的飛行高度與速度;也因此,F-CK-1在各項互相衝突的性能需求中,作了最適合我國空軍需求的性能取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