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梭時代
太空梭是NASA在阿波羅計畫時代後期所研發,為目前人類往返於太空及地球間唯一可重複使用的劃時代可載人、載貨的載人太空船。

1969年底NASA太空梭計畫正式展開,其正式名稱是軌道繞行載具(OV, Orbiter Vehicle),由於這套新型太空船是往返穿梭於太空與地球間,故有「太空梭」的別名,這也是一般傳媒及民眾對此載具的俗稱。

1981年4月12日07:00,哥倫比亞號(OV-102, Columbia)太空梭自卡那維爾角第39號綜合發射場A發射台(Launch Complex 39-A)升空,執行編號STS-1的測試飛行任務,為太空梭的時代正式揭開序幕(註9)。

註9:美國太空梭計畫詳見尖端科技軍事雜誌第223期P.6(2003/03)。

在美國的載人太空飛行技術,由於太空梭的出現而長期領先前蘇聯,頻繁的太空梭任務使美國人對NASA的關切逐漸降低,為要引起美國民眾的注意,NASA突發奇想,在1984年徵求1位老師與任務組員一同上太空,並將上課情形回傳地球。當時有萬餘名老師參加徵選,最後由擔任社會科老師的夏隆‧麥考利夫(Sharon McAuliffe)獲選。

於是NASA安排麥考利夫受訓,之後並與6名51-L任務組員於1986年1月28日11:38搭乘挑戰者號(OV-099, Challenger)太空梭升空。卻因為固體燃料火箭輔助推進器(SRB,Solid Rocket Booster)的密接橡皮環(即O形環(O-Rings))失效,讓滲漏的火焰點燃了主燃料槽(ET, External Tank),致使在升空73秒後發生爆炸,包含麥考利夫在內的太空人全數罹難。

挑戰者號意外堪稱NASA成立以來最失敗的公關事件,並讓國會大砍NASA預算,但維修軌道少故障的哈伯太空望遠鏡(HST, Hubble Space Telescope),成為NASA扭轉劣勢的大好機會。因為在1990年4月24日的STS-31任務發射哈伯太空望遠鏡進入軌道後,竟無法傳回清晰的畫面,NASA於是在1993年12月2日的STS-61任務派出太空人整修哈伯太空望遠鏡。這是自NASA成立以來,艙外活動(EVA, Extra Vehicular Activity;台灣稱太空漫步,中國稱太空行走)最多次的一趟任務,為NASA的聲譽扳回一城。

不過好景不常,2003年1月16日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執行STS-107任務升空時,左側主翼強化碳(RCC, Reinforced carbon-carbon)隔熱片遭自主燃料槽脫落的隔熱絕緣泡綿(Insulation Insulation Foam)撞擊受損,結果在2月1日返航途中解體化成一團火球,7位太空人殉職,因此太空梭停飛2年半。2005年7月26日,發現號(OV-103, Discovery)太空梭執行STS-114任務,恢復了國際太空站(ISS,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註10)運補與組裝工程的任務。自此刻開始,太空梭將密集執行任務到預定的2012年退役期限為止。

註7:ISS在1998年至2003年組裝過程,詳見尖端科技軍事雜誌第232期P.36(2003/1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