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工藝
一、編籃
在賽夏族的居家中常見以編籃製作的生活用品,例如米篷、米篩、種子籃、背籃、提籃、線籃、便當、食籃、置物籃、籐帽、甚至安放神聖祖靈的小籐籃等等,運用很廣。

編器使用的主要材料有竹、籐兩種。竹材主要來源為桂竹,由於質地較堅固不容易折斷,使用最普遍;還有一種野生的小綠竹,竹節突起比較少,是編製細緻器物的上好材料,畚箕就使用綠竹製成。賽夏族的籐帽、榖物背簍等,則用黃籐編製。

賽夏族編籃技術多傳授給男子,在編法上以編製漁籠的「相交螺旋編法」最具特色,其他還有方格編法、透孔六角編法、斜紋編法、絞織編法、簡單合縫螺旋編法等。使用的修緣法有加蔑紮編法、夾條紮縫法、8形修邊法。傳統賽夏族編器完成後,為了防止蟲蛀,在編籃外表還塗上一層薯榔的汁液,或用煙燻、塗抹煤灰等加工處理。

在編器類型上,賽夏族雙肩帶式的背籃最具有代表性,這種雙肩帶式的背籃風格,完整保存下來,仍然在生活中使用。

二、織布
織布在賽夏族是婦女專屬的工藝技術;也是女性建立聲譽的主要因素。但在時代演變過程中,因衣服材料被外界大量生產的布料取代,織布技術很早就失傳,最近才又引進。

於織布時婦女平坐在地上,雙腳頂住經卷,背後有背帶綁緊腹前布夾,中間為雙手穿梭織布的範圍。由離手最遠的腳端至背部,織布工具排列順序。隨著織布的難易程度和織花,賽夏的支不可分為幾種:
1.以最簡單的平織方法織出呈規則十字形交叉的無紋飾的布。
2.無夾織花紋是以不同的挑線法穿梭經緯線製出有菱形浮紋的布。
3.具艷麗紋飾的布料,主要用來製成祭典穿的服飾。紋飾的織法利用提經挑花夾織的方式,以及賽夏族廣泛使用的浮織或雙層織法,搭配組合織出各種華美的紋樣。

賽夏族傳統織紋圖案,常見的有菱形紋、卍字紋、線條紋等;主要都是由紅、黑、白交錯變化而成。就圖案的個別元素而言,與泰雅族的織布非常類似,如菱形紋、線條紋在二族織布中都經常出現;但賽夏族喜用的卍字紋,卻從未泰雅族中見到過,反而是在平埔族的織紋、刺繡中經常出現,卍字紋的由來傳說與閃電有關。織紋的個別要素雖然類似,但組合安排的原則又不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