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特質
伊能嘉矩的資料上記載,在埔里東螺社的巴布薩族人,知道其原有語言的不多,即使有人記得,語詞也有限,但其語言特色是促音用得很多。在風俗方面,都已漢化了,只有女子仍保留熟番的髮式,他們的臉長而扁圓;身軀肥胖,尤其是女子,豐滿者不少。

在清代文獻中(清一統志-台灣府),提到:西螺社等社番,其人趫捷,束腹奔走,接遞文移,官給以餼,番婦常挈子女赴縣,用穀帛相貿易。其實平埔各族的麻達階級(未婚青少年)常因腳力好,跑起來好像施展輕功一般,速度極快,所以當時駐台的清代政府機構常雇用他們來傳遞公文。

平埔族的經濟生活以狩獵為主,簡單的農產及捕魚為副,仍需要休耕來維持土地的肥沃度,基本上,是一種“勉力自給”的經濟活動。而以南屯為居的巴布薩平埔族,其經濟活動則處於維生經濟的階段,對土地已有若干程度的開墾。但在清康熙年間(西元1684年),漢人大量的開墾後,位居彰化平原進入台中盆地要衝的南屯,因應墾殖需要,打造犁頭與農具的店舖雲集,形成販賣農具和農產品交易中心。因此,「犁頭店街」的聲名遠播,台中盆地最早的聚落在此產生,更進而發展成城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