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障奧運緣由
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簡稱「聽障奧運會」(Deaflympics)。始辦於1924年,為全球最早舉辦的身心障礙類運動會,每4年舉辦夏季聽障奧運會,迄今已舉辦過20屆。此外,自1949年起,開始舉辦冬季聽障奧運會,迄今已舉辦16屆。

聽障奧林匹克運動始於1924年。由法國聽障朋友羅賓斯‧艾拉卡斯(E. Rubens-Alcais)先生和一些熱心聽障運動的人士們在巴黎舉辦首次聽障世界級賽會,為國際無聲運動會(International Silent Games)。當時只有來自歐洲的9個國家和145位運動員參賽。

1967年在德國召開的第19屆國際聽障運動總會(ICSD/CISS,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Sports for the Deaf,註)會員大會,決議將國際無聲運動會(International Silent Games)改名為世界聾人運動會(World Games for the Deaf),並於1969年在南斯拉夫舉行的第11屆賽會開始採用此名詞。

註:國際聽障運動總會前身為國際聾人運動總會(CISS, Comité International des Sports des Sourds),在1924年創始於法國巴黎,僅較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的成立晚28年,是全球最早出現的國際性身心障礙類體育總會。

1979年在瑞士召開的第35屆國際聾人運動總會會員大會,決議將世界聾人運動會之英文賽會名稱World Games for the Deaf改為Deaf World Games。

2001年5月,國際奧會有鑒於在國際聾人運動總會主導下的世界聾人運動會辦得極具規模且保有聾人文化的特色,決議同意正式更名為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並自當年7月義大利羅馬(Roma)第19屆起實施。全球聽障體壇的每一份子看到聽障體育獲得國際奧會的肯定,都振奮莫名。

聽障奧運會進行比賽時,需要拿下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接收器,以確保比賽公平性,每一個人都在無聲的環境中追逐最高榮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