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性能解析
EA-18G有超過90%與F/A-18F採用相同的標準裝備,如使用相同的飛機結構、雷達和武器系統。譬如AN/AYK-22掛載管理系統(Stores Management System)。裝設於機首的20mm火神(Vulcan)機砲移除,以加裝額外的電子系統和新增的飛機結構零件,AN/ALQ-218V(2)電戰系統的接收器裝置在翼端,沿用自EA-6B的AN/ALQ-99電戰莢艙則掛載於主翼下方的掛架。儘管掛載的電戰莢艙與副油箱使飛機增加一些飛行阻力,同時也使EA-18G擁有長程、長時間在目標區搜索與打擊目標的任務需求。

EA-18G電戰機使用了未來F/A-18E/F將逐步換裝的AN/APG-79主動相位陣列天線電子掃瞄(AESA, Active Electronically Scanned Array)雷達系統,經改良的通訊系統,以及更為強大的戰力(註1)。此外,EA-18G的飛行速度較EA-6B更快,戰場生存力也大幅強於EA-6B。

註1:EA-18G配備9個武器掛載硬點(Hard Point),而EA-6B僅配備5武器掛載硬點。

EA-18G使用的干擾系統(INCANS)將使其能與友軍進行話音通訊,並同時干擾敵方通訊系統,較美國海軍現役EA-6B有更大幅度的改良。該套INCANS系統組件由位於加州的EDO公司生産。

咆哮者電戰機研發計畫的主承包商爲波音公司,諾格公司作爲主分包商和機載電戰系統的整合商。EA-18G部件的生産工作由波音公司、諾格公司、通用電氣公司(GE)和雷神公司(Raytheon)共同進行,最後總裝工作由波音公司完成。

EA-18G採用雷神公司(Raytheon)的新型通信對抗系統(CCS)代替原定使用的AN/USQ-113(V)3通信干擾機。CCS在後者的基礎上增加了功能,但其細節仍處於保密狀態。雷神公司之所以被選爲承包商,是因該公司與英國貝宜系統公司(BAE Systems)合作研製EC-130H羅盤呼叫(Compass Call)通信干擾機的戰區外電子攻擊系統的經驗而獲選。

AN/ALQ-218V(2)主動式電子干擾系統的接收機和任務電腦,與目前美國海軍EA-6B ICAP II所使用的電戰接收機相比,性能大幅提高,能在AN/ALQ-218V(2)對敵方實施干擾時進行信號偵測和接收,且干擾半徑可達90nm(約160km)。使EA-18G能在進行攻擊性電子干擾的同時,保持電子監視和雷達頻譜的偵測。這種能力被稱爲「接收機間隔探測」(Receiver Look-Through)。而EA-18G的電戰作業方式為:在CCS、AN/ALQ-218V(2)及機載雷達發射輻射波束時,先中斷(off)接收機的運作,再以分時方式使系統完成兩種功能。

至於EA-18G使用的相位陣列雷達,最初將不具備電子干擾能力,但這列為未來升級的內容之一。使機載雷達具備電子干擾能力需進行測試,目前美國海軍並無此計畫。機載雷達實施電子干擾的一個局限是其工作頻段較窄,故只能對敵方的某些系統産生作用。

具備掛載AN/ALQ-218V(2)、AN/ALQ-99和AN/USQ-113等電戰系統的EA-18G,並具有空載電子攻擊能力,能對敵方雷達波發射器實施偵測、識別、定位和反制。該型機能增進美軍指揮部、戰場和攻擊作戰裝備之間的聯繫,並為機載反制武器和AGM-88高速反輻射飛彈(HARM, High-speed Anti-Radiation Missile)的部署,提供對雷達波發射器的有效精確瞄準。

在EA-18G使用武器與裝備的方面,可掛載2枚AGM-88高速反輻射飛彈或2枚AGM-88E先進反輻射飛彈(AARGM , Advanced Anti-Radiation Guided Missile)、或5具AN/ALQ-99電戰莢艙系統,以及2枚自衛用的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AMRAAM)。至於AN/ALQ-99電戰莢艙系統,在未來可能會被新研發的電戰系統所取代。掛載上述武裝後,EA-18G的最大起飛重量平均為66000lb(29900kg),與F/A-18F大致接近,而且在單具軍用推力14000lb(6350kg),後燃推力22000lb(9980kg),由通用電氣公司製造的2具F414-GE-400發動機推動之下,並不影響其機動性能。

美國海軍使用EA-18G並優於EA-6B的優勢,是在於EA-18G具有和美國海軍現役的F/A-18E/F戰機一樣的飛行速度。EA-18G與F/A-18F在機體結構上大致相同,將可以大幅簡化後勤作業。因此,美國海軍現依據效益後勤(PBL, Performance Based Logistics)的概念,將全軍的F/A-18機隊交給波音公司進行商維。

在EA-18G與F/A-18F的氣動力構型上,只有2處細部有差異:主翼翼端位置安裝了AN/ALQ-218V(2)主動式電子干擾系統的接收天線;原先位於機首的20mm機砲位置,裝設LR-700接收機和衛星通信設備的航電系統盒。

擁有十分強大的電磁攻擊戰力的EA-18G,憑藉諾格公司為其設計的AN/ALQ-218V(2)主動式電子干擾系統的戰術干擾系統接收器(TJSR, Tactical Jamming System Receivers)和經改良的AN/ALQ-99戰術干擾系統莢艙(TJS, Tactical Jamming System Pod),EA-18G可更高效率地執行壓制敵人防空火力(SEAD, Suppression of Enemy Air Defense)任務。與以往攔阻式干擾不同,EA-18G可透過分析干擾物件的跳頻圖譜自動追蹤其發射頻率,並以數架EA-18G採用「超長基線電波干涉法」(VLBI, Very-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註2)對輻射源進行更精確的定位以執行「追蹤-瞄準式干擾」。

註2:此輻射源定位方式發展自天文學的似星體(Quasar)觀測法。VLBI為利用多座無線電天文望遠鏡同時追蹤同1個似星體,記錄其無線電波訊號,比較相位差以得到所需資料。各座天文望遠鏡相隔數百、數千公里,將接收站距離大幅延伸是為提高目標觀測與解析能力,來自間隔遙遠的接收站資料,經干涉處理後的影像,就好以1個大陸塊般大小的天線所接收的效果一樣。

此舉大幅集中干擾能量,並能實施電磁頻譜領域的「精確打擊」。採用上述技術的EA-18G可有效干擾160km外的雷達和其他電子設施,超越任何現役防空火力的打擊範圍。不僅如此,安裝於EA-18G機首和翼端莢艙內的AN/ALQ-218V(2)主動式電子干擾系統接收器,還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對敵軍實施全頻段干擾時仍不妨礙電子監聽功能的系統。

如此大範圍的干擾半徑,日後出勤也只需出動EA-6B的1/2架次,就足夠整個F/A-18攻擊機隊的電子干擾護航任務所需,也大幅降低EA-18G的任務出擊需求,增加作戰效率。

EA-18G將於2008年完成所有美國海軍的作戰測評,並預定於2009年達成第1個電戰飛行中隊的初期戰備能力(IOC, Initial Operational Capability,註3),並初步規劃將EA-18G電戰機於2010年隨一支航艦艦載機聯隊(Carrier Air Wing)進行首次實戰部署,2013年時將完全取代目前在美國海軍服役的EA-6B電戰機。

註3:係指換裝訓練完成,操作新型飛機的飛行中隊可正式接受上級所派遣作戰的任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