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精確打擊升級計畫
在此之前,A-10機群的升級已完成了部分修改和改進工作。2007年4月2日,政府責任辦公室(GAO)的報告羅列了A-10精確打擊升級計畫經修改後的的具體內容,據估計整個A-10機隊將在4~5年(至2011年)內完成升級改進作業,估計升級的費用將耗資4.2〜5億美元。

位於紐約州歐溫哥(Owego)的洛克希德‧馬丁系統整合公司(Lockheed Martin Systems Integration),在A-10計畫管理辦公室(508th Attack Sustainment Squadron,第508攻擊機中隊)的統籌之下成爲該計畫的主承包商和系統整合商,其所率領的團隊包括位於佛州聖‧奥古斯丁(St. Augustine)的諾斯洛普‧格拉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紐約州詹森市(Johnson City)的貝宜系統(BAE Systems)美國分公司、德州聖安東尼奧市(San Antonio)隸屬於美國能源局(DoE, Department of Energy)的西南研究院(SWRI, 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將負責整個計畫的順利執行。美國空軍係於2001年將該計畫承包給洛馬公司。作爲主承包商,洛馬公司將依合約在5年內總計交付356架改進型攻擊機,總值約1.68億美元。2005年2月,該公司獲得了生産合約,首架飛機的改裝套件於2006年3月移交給猶他州希爾空軍基地(Hill AFB)的奧格登空軍後勤中心(Ogden Air Logistics Center)。

然而該計可能曾有過一些波折,擬議中的改進計畫不斷根據美國空軍的要求和操作需求做出修正。現在該計畫又增加了2個部份。為等待洛馬公司研製的聯合戰術無線電系統(JTRS, Joint Tactical Radio System)以及用於機載、海上和固定電台(AMF, Airborne and Maritime/Fixed Station)的技術實用化,JTRS部分將保留介面以等待後者的裝設與系統整合。

精確打擊計畫3.2增強版
駐防在巴爾地摩(Baltimore)的華斐德空中國民兵基地(Warfield ANG Base)的馬里蘭州空中國民兵第175聯隊(Maryland ANG 175th Wing),將成爲A-10精確打擊型攻擊機的首個客戶,將於2007年9月開始換裝並逐步進入戰備狀態。所換裝的型號為A-10精確打擊型3.2版本(PE, Increment 3.2),這個版本的精確打擊套件將包括新增的資料鏈系統(Datalink,2005年9月研製成功),基本的JDAM和WCMD炸彈的投射能力(2006年12月研製成功),整個第一階段的精確打擊改進內容描述如下(包含標定莢艙)。

每套第一階段精確打擊改進套件包括1套新的座艙控制面板,1部名爲中央介面控制單元(CICU, Central Interface Control Unit)的新型電腦,新的座艙控制暨顯示器,還包括1套新的127×127mm的多功能彩色顯示器(MFCD),它將向飛行員提供數位化地圖或飛航路線圖。同時,新整合的數據存儲操作系統(DSMS, Digital Stores Management System)將追蹤武器的飛行軌跡並引導其打擊目標,該系統將透過標定莢艙與不同智慧型武器相連接以提供它們打擊目標的清晰圖像,同時提供武器的狀態報告和參數連接。這套升級組件需要對A-10攻擊機的匯流排行徹底的修改,並需要額外的電力來源。但不用擔心,與之配套的第2代直流電(DC)發電機將提供2倍於先前A-10使用的舊型發電機的電力。

對飛行員而言,1套全新的操縱桿將向他們提供真正的手置節流閥及操縱桿(HOTAS)操控能力和目標瞄準能力。飛行員使用HOTAS系統可控制標定莢艙在其多功能顯示器上顯示他希望看到的戰區並進行目標確認,同時利用本機或友機的標定莢艙對精確導引炸彈實施導引;這一切複雜的操作都不需要他的手離開自己的操縱桿。為將精確導引炸彈實施整合,而對A-10C的MIL-STD-1760資料匯流排所管理的11具掛架中的6個介面進行升級,這將是最終基礎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此一基礎上,安裝標定莢艙將作爲第一階段改進的最後一個步驟,可供選擇的莢艙包括諾格公司/拉斐爾公司(Rafael)團隊的LITENING AT或洛馬公司的狙擊手(Sniper)XR標定莢艙,莢艙將在機翼下方過掛架與機體整合,然後與飛機上其他的次系統相連接。整個吊艙包括遠距電視顯示器(Long-Range TV)、1部擁有變焦能力的紅外線攝影機和1部雷射目標感應器(Laser Target Designator),該套莢艙將使飛行員在無論白天還是夜間都可在20000〜30000m的中等高度空層上發現目標然後加以鎖定,並引導雷射導引或GPS導引炸彈加以摧毀(A-10A/C武裝比較詳見表3)。而將地面部隊所攜帶的漫遊裝置(ROVER)裝進飛機也將成爲可能,這將使前線部隊可相互交換即時地圖和相關的位置參數。

標定莢艙透過對潛在目標更加精確的觀察,也將幫助減少對友軍和平民的誤傷。其他噴射戰機的使用經驗已證實了該套莢艙的可靠性,而「瞄準和凝視(Point and Stare)」能力在城市作戰中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最終,研發團隊將通過採用更高級的感測器、標定莢艙和更精確的導引武器(包括JDAM和類似的WCMD集束炸彈)使A-10攻擊機能在更高的空層終結地面目標。

3.2升級版的另一項非常重要的改進,是加裝了雷神公司(Raytheon)研製的勢感知資料鏈(SADL, Situation Awareness Data Link)。這套資料鏈是在A-10精確打擊計畫已制定結束後增加的,而該計畫初步制定完成往往意味著一堆麻煩事才剛剛開始。然而,從任務下達到安裝完畢只用了17個月的時間,這應感謝相關單位迅速達成共識和主承包商的努力。這些努力包括洛馬公司在他們獲得政府採購合約以前就開始的硬體準備,雖然擅自投入巨額研發資金有著相當的風險,但最終卻使該計畫提前6個月完成。

SADL可從美國陸軍的增強型定位報告系統(ePLRS, Enhanced Position Locating and Reporting System)自動收發有關參數,ePLRS是旅級戰鬥指揮系統(FBCB2, Battle Command for Brigade and Below)中「藍軍追蹤者」(Blue Force Tracker)系統的組成部分。這意味著地面的友軍部隊將可自動收到本機的位置和高度資訊,同時當攻擊開始的時候5支距離最近的友軍地面部隊的位置將顯示在本機的抬頭顯示器或多功能顯示器上。SADL與其他戰機或防空系統的Link 16相連,允許A/OA-10C自動獲得敵方戰機、防空武器或其他目標的位置資訊,包括超視距的目標參數。Link 16和SADL透過數據中心的調度共用資訊,這些數據中心位於地面或機場的塔台,它們可將不同格式的有關參數相互加以轉換。

美國空軍對SADL增加的需求包括:「1個指令和控制平台,就像這裡的空軍第12戰管作戰中心(12th Air Force Air Operations Center)使用的系統,可經由SADL向A-10C發送不同用途的參數。任務指令、目標資訊、威脅警告和友軍位置均可由該套平台收發。此外,A-10C還是唯一一種具備引導其他的戰機攻擊目標能力的平台。」

在研究了與A-10有關的誤擊友軍事件以後,美國空軍高層認爲尋求一種類似SDAL那樣的系統是非常必要的。美國空軍A-10C精確打擊改進計畫主管杜魯‧(Drew English)少校對《航太軍事科技(Military Aerospace Technology)》雜誌的記者表示:「我可說對我們而言最緊迫也是最大的改進是有關A-10C的資料鏈。它將直接影響我們的戰術並把A-10機群帶進一個新時代,這套資料鏈可能將把我們在1990年代中期獲得的夜視鏡(NVG, Night Vision Goggles)那樣的小東西也囊括進去。」

總之,這些3.1版本和3.2版本增加的部件並沒有使改進後的A/OA-10C在外觀上與以前有任何改變,但這些改進卻使機群獲得了更強的戰力以便應用於更爲複雜的作戰環境。

2005年1月20日,首架改裝升級完成的A-10C攻擊機於佛州的埃格林空軍基地(Eglin AFB)進行首次試飛,執行該次首飛任務的試飛員為美國空軍的米契爾‧路洛爾(Michael Trey "Lou" Rawls)。除了佛州埃格林空軍基地之外,自2005年起內華達州的奈里斯空軍基地(Nellis AFB)也加入A-10C的飛行測試計畫,進行性能驗證與操作準則制定。2007年7月,操作測試驗證(OT Cert, Operational Testing Certification)開始實施。美國空軍的戰備測試暨評估中心(Air Force Operational Test and Evaluation Center)於2007年8月開始實施使用者操作評估(AFOTEC OUE, Operational User Evaluation)的作業,包括對JDAM的次系統和SADL資料鏈的整體性評估。如果一切順利,地面測試將於9月上旬開始,緊接著AFOTEC將於10月作出最終評估報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