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眾多挑戰的NASA
剛剛年過半百的NASA,能否再現當年的光輝歲月?

2008年7月29日,這個全世界最偉大的太空科技機構迎接50歲生日。但它就和許多中年人一樣,發現年少氣盛的時代已過去。

NASA署長格里芬在NASA成立50週年的記者會上,美國記者問道,他所心儀的NASA在50週年的生日禮物是什麼時,他回答說:「任何事物的價值都不能以金錢數值來衡量。」這是多狡黠的回答。但如果NASA的官員不狡黠的話,它這50個年頭未必能經營得順利。

如果NASA停在那輝煌一刻,今日的聲譽或許會更好,然而這就好比人們年少時的激情總在平淡的歲月裡被逐漸磨平,最終他們的所求只是一塊立足之地。而NASA,則透過以太空梭替代火箭,透過建立最終將花費1000億美元的ISS,站穩腳步。儘管其科學價值有待商榷,但確實NASA透過這一系列無人與載人的太空探險活動,將人類的認知延展至廣大的太空疆域。

格里芬博士、這位NASA的第11任局長親歷了這兩場重頭戲,他或許也是1970年代以來美國航空史上最「激進」的人物之一。也正是他,努力在實現喬治‧布希(George W. Bush)總統在2004年1月發表「美國人應重返月球,並在之後轉攻火星」的承諾。雖這項工程花費巨大,但卻有可能使得NASA內部「載人」和「無人」陣營的構想殊途同歸。

在NASA的170億美元長期預算中,現有1/3用於研發「無人」航太技術,其中包括對火星等星球的太空任務,也有不吸引目光但更為重要的、對地球在軌道運行的觀察等。如果純科學能帶來公共利益,那這部分預算確實花在點子上。

NASA其餘2/3的預算都用於「載人」太空飛行,也就是用於太空梭和ISS。雖然NASA聲稱這些是為了太空探勘,但事實上,無論是太空梭或ISS都在大氣層以外,真正的太空探測仍然由「無人」設備完成。

這些矛盾造成了NASA內部「載人」和「無人」陣營間的緊張關係,雙方都認為對方的工作毫無價值。有科學家估算,如果「載人」技術的預算花在機械設備上,則能做更多有用的事,但NASA署長格里芬卻認為這想法很天真。他表示,如果沒有人為的探測,純科學只能顧影自憐。其言外之意也就是,沒有看似微不足道、但有著強大政治吸引力的太空探索行為,純太空科學並未見能做得像今天這樣好。

這番聽起來很有道理的馬基雅維利(Machiavelli,註8)式的「詭辯」讓「載人」陣營牢牢堅守著陣地,但這只有在載人航太飛行以精神、而不是金錢價值來向納稅人證明「物有所值」時才能有所作用。而從歷史上看,格里芬的話仍有疑問。美國大眾常拿發現美洲大陸的過程和載人計畫相比,而前者正是和金錢利益緊密相關。所以,即使是具有科學意義的探險,也是由於可能帶來巨大利潤而引起人們,甚至是政治家、企業家的興趣。

註8:尼科洛‧馬基雅維利(Niccolo Machiavelli)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近代政治學理論的奠基者。義大利佛羅倫斯(Florence,義大利語Firenze,或譯佛羅倫薩、非冷次、翡冷翠)人,1469年出生於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家境貧寒,依靠父母的家庭薰陶和指導,獲得了良好的教育,少年時代大量地閱讀了西塞羅、賀拉斯、李維等人的著作,經由自學精通了深奧的拉丁文,培養了一種獨立思考、祟尚自由的氣質。受當時的人文主義思潮的影響,他參與了佛羅倫薩的共和革命,1498年,被任命爲佛羅倫斯第二國務秘書。此後多年的政治生涯,使他積累了豐富的政治和外交經驗,並在時勢的起落中,爲後人留下了《君王論》這部巨著。除《君王論》外,他的代表作還有《論李維》、《戰爭的藝術》、《佛羅倫薩史》等。

然而,不管是否認同應該繼續投入財力,大部分美國人都不願意國家放棄載人航太計畫,布希總統也正精明地利用了這一點。

新一代的戰神火箭和獵戶座號太空船將在2012年後完全取代太空梭,這些新型設備將使美國太空人不必再搭俄羅斯的太空船進入ISS,同時,也使得人類在月球和火星的居住變為可能。而NASA,也能借此契機重現光輝歲月。

NASA已不乏「夥伴」,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從來都不缺乏。從一開始,它就以與在前蘇聯時代設立的俄羅斯聯邦太空局(RSA, Russian Federal Space Agency;Roscosmos)一直保持競爭的狀態,即使是現在,中國計畫登月也有可能幫助NASA署長格里芬在預算緊張的情況下獲得關鍵選票。

但從1960年代起,科技在不斷進步,許多平民也想參與太空探險,其結果是NASA不得不承受壓力。尤其是,NASA必須迫於壓力選擇合作,而這並不是它所擅長的。

李察‧賈里歐特(Richard Garriott)的經歷便是例證之一。賈里歐特在2008年10月以太空旅客(Space Tourist)的身份飛往ISS。起初,NASA對於太空旅行的構想是嗤之以鼻,但當RSA在預算比NASA小的情況下讓此構想成真之後,NASA也不得不接受這樣的一個事實,即時不時地與度假者分享宇宙探索之旅。賈里歐特也並非單純的ISS度假者,並希望能在航程中做一些有商業價值的蛋白質結晶實驗。這樣的申請令人覺得應是值得鼓勵的,然而NASA卻要他為向地球上的合作者發送電郵此一實際花費可忽略的行為徵收35萬美元。

NASA不能預見,這樣做其實是愚蠢的,它對往後更多形式更為複雜的合作案有百害而無一利,而這樣的合作案卻肯定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之一。譬如,在2008年初的一次演講上,Google(谷歌)首席執行長艾力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敦促NASA,經由建立能使其他人以其為基礎的「開放系統」更多地參與到外界中。而且Google地球、Google月球、Google火星等地圖,都是依靠NASA收集的資料繪製。而且Google也打算著手搜集它自己的資料,將為任何一個能登陸月球並駕駛漫遊車在月球表面行駛的人提供3000萬美元的獎勵金。

這也許比NASA意識到的更具威脅,因為Google虛擬星球能提供的是真實的互動式模擬體驗。1969年7月21日,電視畫面上阿波羅11號(AS-506/Apollo-11)任務太空人尼爾‧阿姆斯壯(Neil A. Armstrong)、愛德恩‧艾德林(Edwin E. Aldrin)相繼踏上月球表面的畫面讓世界為之震撼。Google和他的追隨者最終能帶來的或許不僅僅只是電視畫面這樣的體驗,而是讓你真正能直接觀看並感受到。

可能會出現的一種情況是,那種看到人們在火星上的震驚和敬畏感將有可能經由觀眾們「感覺」,使他們自己也曾到過那裡並親歷這一刻的虛擬體驗削弱。而如果這真的成為現實,那繼續為太空人登陸火星任務埋單的行為將是一種愚蠢的浪費。進入中年的NASA,或許要為此付出代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