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計劃源起
1970年代美、俄兩國分別將自行發展的太空站(Space Station)送上了太空,如1971年4月俄國的禮敬一至七號(Salyut 1~7)系列太空站及1973年5月美國的太空實驗室(Skylab)。之後美國自1972年初起將心力集中在太空梭系統(Space Shuttle System)的發展與1980年代開始的實用化飛行上,並大幅刪減研發下一代太空站的預算;而俄國也因為1991年12月蘇聯解體,國家財務發生問題,在2001年3月被迫停止和平號(Mir)太空站的計畫。

1984年美國總統隆納德‧雷根(Ronald W. Reagan, 1911-)在一次演講中提倡,應該在10年內發展出可讓美國太空人(Astronaut)長期居住的太空站。在國際太空科學研究委員會(The Scientific Assembly of the Committee on Space Research)與國際太空聯盟(The International Astronautical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autical Federation),於1992年2月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Washington D.C)舉行的年會-世界太空會議(The World Space Congress)上,決議建造可永久使用的國際性太空站,這也就是國際太空站(ISS,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的跨國性太空合作計劃起源。

隨後日本、歐洲、加拿大開始加入國際太空站計劃,太空站並命名為自由號(Freedom)。1992年11月美國和俄羅斯的航太機構同意在太空開發的領域中合作,兩國的太空人因而得以互相搭乘對方的太空梭或太空艙(Spacecraft),分成三階段進行的國際太空站計劃於是正式展開。其中開始進行的太空梭—和平號泊接計劃(SSMDP, Space Shuttle-Mir Docking Project),共有9次(STS-71/76/79/81/84/86/89/91)的泊接任務,最後一次是在1998年5月由發現號(OV-103, Discovery)的STS-91任務所完成,這就是國際太空站計劃的第一階段。

國際太空站計劃其財務資源、科學及航太技術專家、太空人是由十五個參與合作的國家的航太機構所組成,這十五個國家的航太機構包括了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 National Aeronautics & Space Administration)、加拿大太空總署(Canadian Space Agency)、日本國家太空發展署(NASDA, National Space Development Agency)、俄羅斯太空局(RSA, Russian Space Agency)與歐洲太空總署(ESA, European Space Agency)所屬的十一個會員國-比利時、丹麥、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及英國。

貳、太空站功能
這座環繞地球運行的太空站全長80公尺、寬約110公尺,重160噸,大小幾乎等於一座足球場,共分成6個精心設計和科技先進的實驗艙組及2個設施完善的生活艙組,提供太空人進行科學實驗與長期居住,並設有八具大型太陽能電池板(Solar Cell Panel)。太空站可供七名太空人及科學家使用,起居室和實驗室的面積相等於兩架波音747-400型客機內客艙面積的總和。

ISS位於離地400公里高的軌道上運作,而組員及補給物資則來自參與計劃的國家。太空站的軌道會覆蓋地球85%地區的上空,而這些地區的人口佔全球人口95%。組裝完成後的ISS將用以收集各種不同的太空環境數據,當中更包括人體在外太空作長期逗留及長途飛行時所產生之生理反應的研究資料。所得的數據會輸送至地球進行分析,此舉可為人類將來進一步登上太空及各行星作更佳的準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