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大戰結束後至今年(2006年)已有61年,雖然世界性的大戰再未爆發,但區域武裝衝突從未間斷。從韓戰爭、越戰、幾次中東戰爭以及兩伊戰爭、英阿福克蘭島戰爭、美國與利比亞的武裝衝突,至最近十年的波斯灣戰爭、北約南聯科索夫衝突等,戰機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故軍事上的作戰需求仍是軍用機發展的主要動力,在戰後航空發展的重要事件如下。

首先是軍用飛機的噴射化,在戰後僅幾年內的時間,各大國空軍的主力戰機都展開全面換裝,換裝爲裝置噴射發動機的戰機。早期的噴射戰機外形都是平直狀的梯形主翼,噴射發動機的推力很小,單具發動機推力只有800至900公斤,在次音速的範圍內飛行,如洛克希德(Lockheed)F-80射星式(Shooting Star)戰機也就是後來著名的T-33高級教練機的單座戰機型。1947年出現了首批機翼為後掠翼設計的穿音速噴射戰機,分別為美國的北美(North America)F-86軍刀式(Sabre)及前蘇聯的米高揚/格林維奇設計局(Mikoyan/Gurevich)MiG-15。1948年前蘇聯對柏林封鎖空域,發生「柏林危機」,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集團對抗的「冷戰時期」開始。在韓戰中,這兩款噴射戰機相互捉對廝殺,寫下空戰史上新的一頁。戰機在進入噴射化後,轟炸機也緊追在後。於1951年12月首款噴射轟炸機美國的波音(Boeing)B-47試飛成功,機翼為後掠翼設計,裝置四具噴射發動機。緊接著大型八發動機的戰略轟炸機B-52加入美國空軍服役,此款機型經過不斷的改良一直使用到1990年代,最大航程可達20,000餘公里,並將持續服役至二十一世紀中期。

戰後軍用飛機另一項的重大進展,便是超音速戰機的出現。在1953年美國F-100超級軍刀式(Super Sabre)噴射戰機的平飛速度,首次超過音速一倍。1950年代中期有幾款飛行速度爲2倍音速的噴射戰機問世,如前蘇聯的MiG-21、美國的麥克唐納‧道格拉斯(McDonnell Douglas)F-4幽靈二式(Phantom II)及F-104星式(Star)。前兩款戰機在越戰中進行了反覆的實戰較量,後者在1965年6月印巴戰爭中,巴基斯坦空軍擊落印度戰機,首開該款戰機擊落敵機記錄,並在1967年1月13日台灣海峽再次締造該款戰機擊落敵機記錄。到了1960年代,美蘇兩大強國開始發展3倍音速的戰機,其代表機型是美國的SR-71戰略偵察機及前蘇聯的MiG-25戰鬥機,前者的飛行高度可達30,000公尺,但後者實際最高飛行速度為2.8倍音速。SR-71戰略偵察機發展自A-12戰機。

而越戰時期也促進直昇機的快速發展,美國的貝爾(Bell Helicopter)所生產的UH-1通用直昇機及AH-1攻擊直昇機,波音生產的CH-47運輸直昇機及其它數款直昇機在越戰戰場上廣泛使用。這也也使陸軍的作戰方式由平面轉變為立體作戰方式,並使傘兵空降作戰形態產生新變革,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的美國陸軍101及82空降師伸入伊拉克境內,截斷伊拉克主力部隊的退路即為一例。

這段期間航空科技又有新的突破,幾何可變翼(Swing-Wings)及垂直起降(Vertical Take-off & Landing, VTOL)技術的研發成功,並實用化後應用在戰機上。前者是美國的通用動力(General Dynamics)F-111,後者爲英國的英國航太(BAE)獵鷹式(Harrier)。這兩款戰機的出現,象徵著軍用機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即由追求高速轉向高度運動性。F-111及獵鷹式戰機在以後的美國參與越戰、空襲利比亞及英阿福克蘭這三場戰役中各有傑出的表現。

1970年代至1980年代,這兩個航空工業先進國家研製了一系列新款噴射戰鬥機、轟炸機、攻擊機及軍用運輸機等,如美國的F-14、F-15、F-16及F/A-18;蘇聯的MiG-23/27、MiG-29及MiG-31及蘇霍(Sukhoi)設計局Su-25、Su-27等軍用飛機。這些戰機的特色是飛行速度並不太高,多數爲音速2至2.5倍;飛行高度平均約為15,000公尺,具有良好的運動性,並有先進的空用電子裝備、射控系統及多種型式的武器配備。

1991年「冷戰時期」結束,柏林圍牆被擊破。目前跨世紀軍用飛機的科技發展,是以能躲避及減弱雷達搜索的匿蹤(Stealth)技術與向量推力控制(Thrust Vector Control, TVC)技術兩項在提昇戰機性能上的應用為首要目標。前者的科技已發展成熟,並應用在美國的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F-117夜鷹式(Night Hawk)戰機及諾斯洛普‧格魯曼(Northrop Grumman)B-2轟炸機兩款軍用飛機上。後者屬先進的航空科技,也反映了一國的國力,目前全球僅有美國及俄羅斯掌握了此項科技F-22A與Su-37就是這兩國擁有此一先進航空科技的代表性機種。目前有效整合匿蹤及向量推力控制的機種,為美國洛克希德‧馬丁的F-22A戰機。

飛機問世後滿百年的歷史證明,戰爭與軍事上的需求是航空科技發展的推動力,而飛機的發展又影響及促使作戰方式的改變。先進的航空科技總是先使用於軍用飛機上,然後才轉移爲民用。雖然61年來(1945至2006年)未再發生全球性規模的大型戰爭,但小規模的武裝衝突從未間斷,而且60,000多架遍佈世界各地用途各異的軍用飛機,看來又似乎都箭在弦上,成爲未來可能發生的各種區域戰爭及突發事件的一項關鍵因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