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眷村面貌
現今國軍列管公有眷村達530座。若包含非軍有及混住(不含違建),台灣則共有879座眷村,其中桃園縣最多,約佔80處,其次則為台北、新竹、台中、嘉義、台南、高雄等都會縣市。早期眷村多位於在市郊並利用日治時期遺留之日人房舍。在國軍營區附近也常見眷村的存在,如海軍左營軍區與台北松山空軍基地(即空軍松山指揮部)及新竹空軍基地週遭附近的眷村,如高雄左營的自強、崇實新村,台北松山的婦聯4、5、6村及撫遠新村,新竹的空軍1至22村、忠貞新村、大道新村、勞山新村。

60年過去了,眷村居民的第二、甚至第三代也相繼出生,眷村當然不可能再封閉了。在眷村居民成長記憶中,左鄰右舍間親密的吆喝、吵雜,與燒菜、打牌的「活的」聲音與色彩,現今已不復見。隨著都市的更新發展、眷村改建、通婚、到外地就業就學,眷村早已融入當地文化。眷村是眷村人成長的地方,是台灣發展史中,中國人口大遷移的一項歷史見證,也是緬懷這段歷史的共同記憶。

隨著國防部老舊眷村全面改建政策的腳步,全國各地眷村陸續伴隨著時間演化,「竹籬笆」已拆除,獨特的眷村文化以及許多眷村居民生命過往的經驗與記憶也在逐漸消失中,當今的課題,是如何保存眷村文化空間與再利用的思考與行動,成為當前文化資產保存與再生的重要課題,以保留這段獨特的歷史記憶。

在變動不居的歷史脈動中,不論是軍事遺址、古宅大院、礦場、倉庫等空間及所蘊含的文化意義,都在轉型時刻面臨不一而足的挑戰。如何創造一個交流的平臺,讓市民團體之間得以交換文化空間保存策略與經驗,透過保存的集體行動激發在地社區的自信、熱情與活力,並創造傳統空間不同面貌的功能與意義。

新竹市文化局率先成立全台首座眷村博物館──新竹眷村博物館;此外,台北市文化局古蹟審查委員會將台北市的首座眷村──四四南村,其中4棟眷戶正式列為「歷史建物」,並於民國92年(2003年)10月25日以「信義公民會館暨文化公園」的新風貌展現。

當「竹籬笆」逐漸被拆掉後,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只有在眷村文物展示館內,才能重溫獨特又充滿人情味的眷村文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