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子孫自稱「龍的傳人」,對「龍」的尊崇不在話下,且龍生九子,各式器物、傳說、小說,充分顯現「祥龍護蒼生,無所不在」的護國佑民精神。

龍是神獸,隱於雲、水之間,「周.易經」有謂「雲從龍,風從虎」;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又說:「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可見龍在華人心目中,不只神隱,還有上天入海的神通。

在東方,龍的形象除似蛇、蜥一般為長形之外,還要有「蝦眼、鹿角、牛嘴、狗鼻、鯰鬚、獅鬃、蛇尾、魚鱗、鷹爪」,現實中並不存在,有一說指上古各部族相互爭戰,勝者將敗者的部族圖騰部分納為己用,久而久之成為龍的形狀,若這說法為真,採用「龍」圖騰的部族,國力之強可以想見。

而現今流傳的12生肖故事,卻對「龍」的外形別有一番見解。玉皇大帝評選12生肖,不但比速度,還比外形,公雞本來有冠又有角,極有優勢,卻被與蛇外形相似,頭上無角的龍灌迷湯,在蜈蚣作保下,將角借給龍,龍因此得了生肖第5,卻反悔不把角還公雞,上天下海躲著公雞,公雞因此把怒氣發在蜈蚣身上,成了蜈蚣的剋星。

龍的雄壯、威武,使其在各種民間傳說中,成為雲雨的使者,在明清時代甚至成為皇帝、皇室專用的神獸。

如皇帝為「真龍天子」、皇帝穿的黃色朝服稱為「龍袍」、皇帝開心叫「龍顏大悅」,且並規定天子專用的龍為「五爪金龍」。

其他皇族、大臣雖然朝服也有繡龍,卻只能是四爪,因為只有五爪是「真龍」,其他只能是山寨龍,稱之為「蟒」,因此大臣的朝服又稱為「蟒袍」,即由此得來,清朝親王可穿「五爪蟒袍」,且服色是青色,黃色龍袍是天子權威的象徵。

撇開皇室的權威不談,龍還是透過各種方式與民間產生密切連結,除廟宇屋頂常見的「雙龍搶珠」雕飾及蟠龍柱外,在傳統社會中,傳說龍有9個兒子,散居各地,深入民間,成了庇護眾生的守護神。

龍的9個兒子各有形象、各具神通,名為贔屭、螭吻、蒲牢、狴犴、饕餮、蚣蝮、睚眥、狻猊、椒圖,其中最知名的應該是饕餮與睚眥了。

「饕餮」據說貪吃而且食量大,其圖騰常見於古代的食器─「鼎」上,稱之為「饕餮紋」,象徵該器物的尊貴、大器及無所不吃,久而久之,喜愛美食且無所不吃的人也被稱為「饕客」。

「睚眥」性好殺、喜吞刀劍,負責看管兵器,因此常見於劍柄、刀環及斧、戢等兵器根部,成為守護兵器、威攝敵人的神獸;且因其好殺,故常怒目,所以「睚眥」又被比喻成「怒目而視的樣子」。

其他如贔屭(唸「閉戲」),好負重,常見廟宇、古蹟石碑下有龜伏重物,仔細看看,那龜有齒外露,可別將龍子誤認為巨龜;狻猊好煙火,因此坐在香爐之頂;螭吻好張望,因此常被雕在樓宇高處,有鎮壓火災之意;蒲牢好鳴叫,因此被放在鐘鈕之上,盼鐘聲宏亮。

椒圖好閉,常成為門環雕飾,取其能看守門戶之意;狴犴好訟,成為官府、牢獄的守護獸;蚣蝮好水且善飲,立於橋柱或住家排水口,取其能調節水量、避水害之意。

雖然從沒有人真的看過「龍」,但炎黃子孫從古至今卻都深信不移,台南府城赤崁樓、孔廟、大天后宮等古蹟更還存在龍子化身為各種器物守護神獸的具體實物,祥龍護蒼生,是傳說,卻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修改自中央社2012年1月22日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