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農曆大年初十習俗
初十是天公生的翌日,家家戶戶還剩有祭拜天公所流下的豐富佳餚,可以飽食,所以民間稱之「初十有食食」。

農曆大年十一習俗
十一是在初九慶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還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民歌稱為「十一請子婿」。

農曆大年十二習俗
正月十二民間稱為「十二漏屎」,意思是說人們自除夕開始,一直到今天,每天都是吃一些油膩的東西,吃壞了肚子。另外廣東一帶的民間稱為「十二搭燈棚」,意思是說從即日起人們開始準備慶祝元宵佳節,選購燈籠,搭蓋燈棚。

農曆大年十三習俗
正月十三民間稱為「十三食暗糜(稀飯)配芥菜」,意即自除夕開始到今天,所有的美味佳餚都已吃完,只好喝稀飯吃芥菜解油膩。

另外,古時的人們也在這天晚上,在廚房點燈,稱為「點灶燈」,一連五夜,到元宵節為止;民間也在這一天開始磨糯米,搓湯圓。

農曆大年十四習俗
為了準備正月十五的上元佳節,民間和廟宇都會在這天搭燈棚,懸燈結綵,並進行遊藝節目的預演,稱為「試燈」,以便迎接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

市面上賣燈籠的小販與商家,早已準備各式各樣的花燈,準備販售,稱為「燈市」。

農曆大年十五習俗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直到元宵節過後,春節才算過完,因此,元宵亦稱「小過年」。這天也是三官大帝中天官大帝的聖誕日。

在古代,每當元宵節來臨,處處都有花燈看,辛棄疾的「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是發生在元宵燈會裡。

賞花燈、猜燈謎其實是相當不錯的活動。製作燈籠可以復興傳統藝術和技藝,製作燈謎更是一種有趣的文字遊戲,又可增加對中文的認識。

細心留意,有些廟宇還是會佈置花燈供民眾欣賞,或舉辦猜燈謎活動。如果附近廟宇沒有這類活動,也許可以和社區居民一起辦個賞燈大會。大家帶幾個貼上了謎語的燈籠,一起猜燈謎,既好玩,又可聯絡感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