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掌握東北軍軍權的軍閥張作霖建立了東北航校,並組了一支航空隊。1923年張作霖指派張學良少帥主持該校校務及飛行訓練事宜。雖經過航校十年以上的訓練,至1931年時東北軍的飛行員仍不足以擔任作戰任務。1931年發生九一八事變,日軍對東北展開攻勢時幾乎在短時間內摧毀及擄獲大部份東北航空隊的戰力及裝備。同一時期其它的飛行訓練學校包括有廣州、西南地區的廣西柳州、雲南昆明、四川重慶、湖南長沙,不過當時因為資源有限故訓練水準很低,對學生的選擇主要是以政治為首要考量對象。此外小規模的航校在山東青島及濟南、江西南昌均有設立,但對航空發展的貢獻不大。

曾完成單人駕機橫越大西洋創舉的查理斯‧林白(Charles A. Lindbergh)協同妻子,於1931年9月19日(九一八事變次日)共同駕駛一架洛克希德(Lockheed)生產的天狼星(Sirius)式水上飛機一路沿海岸線飛抵南京市莫愁湖,展開訪問行程。時值日本軍閥發動侵華戰爭及長江發生水患,百姓們生活困頓,於是林白夫婦取消既定的活動,並義務擔任受災地區空中勘察的飛行任務。在1932年一二八松滬戰役後,因中日戰爭損失大部份的航空隊戰力,國民政府擬請美國協助建立現代化的空軍,於是聘請美軍退役少校裘利德(John H. Jouett)招募飛行顧問及機械顧問等共23位赴杭州筧橋的中央航空學校,訓練國軍飛行員,並制定五年航空發展計畫,將隸屬於陸軍的航空隊大幅改制並重建戰力,於是在1937年正式成為一支獨立的軍種-中華民國空軍。

1933年義大利空軍的洛帝(Roberto Lordi)將軍率領顧問團來華,負責新設的中央航校洛陽分校訓練事宜,並成立飛機裝配廠以裝配新引進國內的義大利製飛機。1937年陳納德自美國陸軍航空隊退伍後來到上海,之後在我國共待了八年之久,並先後擔任顧問、美國志願大隊(飛虎隊)、美駐華航空特遣隊指揮官及第十四航空隊司令官等職務。其中由美國志願大隊改制為美軍陸航的第十四航空隊,曾於1943年11月25日以超低空飛行越過台灣海峽,突襲日本陸航新竹基地,摧毀日軍陸航各式戰機達50至60餘架。

軍政部航空署於1933年增編並籌設杭州中央飛機製造廠,自美來華協助設廠事宜的威廉‧帕萊(William D. Pawley)原僅計畫為寇蒂斯‧萊特公司(Curtiss Wright)來華推銷該公司生產的軍機,但後來卻在中華民國航空工業發展史上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位在杭州筧橋的中央飛機製造廠,後來因受到日軍攻擊而遷移到漢口,又因戰局變化陸續遷廠至昆明,甚至有部份廠房疏散於中緬邊界一帶,可說是在艱苦的環境下慘澹經營。在同一時期,航空委員會(空軍總司令部前身)也與義大利的四家航空業者合資創辦南昌飛機製造廠,但其業務僅限於義製戰機的進口、維修、裝配及試飛等工作。此外也與德國的容克斯(Junkers)飛機公司於江西合辦中國航空器材製造廠,專門生產飛機零組件及相關器材。於1937年至1939年間,前蘇聯領導人史達林為分散日本對西伯利亞地區的注意力,派遣數名空軍顧問並同時運送一批俄製戰機抵華,有圖波列夫(Tupolev)SB、SB-2、TB-3轟炸機及波里卡波夫(Polikarpov)I-15、I-16戰機等,在中華民國空軍史上帶進俄製飛機的風采。俄國飛行員除訓練空軍飛行員操作I-15、I-16戰機,並駕駛這批俄製戰機協同空軍的戰機大隊,與日本陸航、海航戰機進行本土領空制空權爭奪戰。

1936年6月至8月兩廣政變失敗,廣東空軍歸順中央,於1935年8月成立的韶關飛機修理廠也由國民政府所接收。同一時期民眾熱烈募款,採購戰機捐贈政府以供抗日作戰,所採購的戰機於10月31日蔣委員長五十華誕時,百餘架新購美製戰機編組成「中正」二字,飛過南京市上空。在全面對日抗戰前夕,空軍可用的各式戰機約300餘架,而日本海陸兩航空隊的各式戰機總數約達1,500餘架,中日航空武力相當懸殊。雖然環境艱困,空軍飛行員在戰力懸殊的情形下奮力保衛制空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首推1937年8月14日在杭州筧橋的空戰,當時第四大隊的寇蒂斯鷹三式(Hawk III)雙翼戰機機隊自張家口轉場至杭州筧橋中央航空學校基地,進行前進部署作業,方抵基地時隨即接獲敵機來襲的報告,第四大隊麾下的21、22、23中隊戰機匆匆加油後立刻昇空接戰自台灣新竹基地起飛的日本三菱九六式爆擊機,創下六比零的空戰記錄,而這也是日後「八一四空軍節」的由來。

1938年5月徐煥昇等數位空軍飛行員駕美製馬丁(Martin)轟炸機,由漢口基地起飛至日本長崎、福岡等大城市空投傳單及各式宣傳品,此行動振奮全國軍民的抗戰士氣。中華民國空軍空地勤人員在抗日戰爭時期的犧牲奉獻、有我無敵的英勇表現,成為爾後空軍建軍的精神標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