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58年,那是一個以美蘇兩大集團為首、彼此相互對立的冷戰(Cold War)年代,一切的風吹草動,牽涉著兩大勢力的此消彼漲,顯得分外敏感。於是在兩相猜忌、互不相讓的氛圍下,雙方奔向太空的競賽不斷升溫,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也因此成立。

在前蘇聯瓦解、美國成為世界的唯一超級強國,NASA的地位更形穩固。多年來,NASA幾乎成了人類探索未知宇宙的代名詞,轉眼間,NASA已成立了半個世紀。

俄國首枚人造衛星升空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俄國、英國及美國軍事及科學人員競相從佩內明德(Peenermunde)的德國火箭研究中心獲取火箭技術及訓練有素的人員。俄國與英國獲得了一些成果,但美國卻從中獲益最多。美國獲得了大批德國火箭科學家(其中大部份為納粹黨員,包括馮布朗在內),將他們帶回美國。

原設計來攻擊於英國的同型火箭,被這群科學家們用做發展新技術的載具。V2火箭之後修改發展成美國紅石火箭(Redstone),用於早期的高海拔環境、無線電遙測溫度及氣壓、偵測宇宙射線及其它太空研究工作。

另外一方面,蘇聯的火箭研究在赦格‧科羅廖夫(Sergey P. Korolyov)的領導下加緊進行。從來自德國技術人員的協助,V2火箭被仿製及改進成為R-1(SS-1 Scunner)、R-2(SS-2 Sibling)及R-5(SS-3 Shyster)彈道飛彈。原德國的設計在1940年代後期被放棄,而這些德國工作人員被遣送回國。由格魯什科研製的新系列發動機及亞力克西‧伊薩埃夫(Aleksei Isaev)研製的導引系統,於是發展成功了R-7(SS-6 Sapwood)洲際彈道飛彈。

科羅廖夫在1956年初將P-7飛彈研製修改為東方號(Vostok)運載火箭,並請求前蘇聯政府允許發射1枚衛星,因為美國官方已準備在1958年發射第1枚衛星。前蘇聯政府1956年1月批准衛星發射計畫,但軍方還是希望將飛彈用於氫彈計畫,且認為衛星沒什麼價值,科羅廖夫只是在「異想天開」。

衛星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內製造完成,並命名為史潑尼克1號(Sputnik-1,俄文字義為衛星或運行的伴星)。其結構由2個鋁合金半球殼對接而成,直徑僅58cm,重量83.6kg,外附4根鞭狀天線的史潑尼克1號是科學用途的衛星。衛星本體內填充氮氣,並安裝電池組、無線電發射機等元件,以收集大氣上層密度、電離層無線電訊號傳遞等科學數據。

初步確定的發射窗口(Launch Window)是10月6日,但科羅廖夫懷疑美國官方可能會比前蘇聯早一天發射科學衛星,因此取消了最後的部分功能測試,將發射窗口提前到了1957年10月4日。

1957年10月4日東方號火箭成功將史潑尼克1號衛星送入軌道,從太空中傳回訊號的史潑尼克1號衛星,象徵人類進入了太空時代。史潑尼克1號繞行地球一圈約96.2分鐘,軌道近地點距地表約215km,停留軌道約3個月,繞行繞地球約1440圈,然後於1958年1月4日重返大氣層燒毀。當時前蘇聯在太空科技的領先刺激了美國政府,並開啟了冷戰時代的太空科技競賽。

1957年11月3日,前蘇聯緊接著又成功發射了另1枚搭載了名為萊卡(Laika)的狗的史潑尼克2號(Sputnik-2)衛星進入繞地軌道,由於當時沒有重返艙(Descent Module)的設計,萊卡因而遭到悶燒而殉職。雖然萊卡犧牲了,但俄國太空中心記錄牠生前所有基本生理資料,給科學家留下珍貴的資料,並為日後的俄國首次載人太空飛行奠定基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