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客家女孩名字的取法,可說十分簡單,扣掉不能改的姓及普遍使用在最後一個字的「妹」,父母的只要想好中間那個字,再把它塞進去,一個客家女孩的名字就取好了,譬如說黃橘妹、李完妹、吳丙妹、何春妹等,取名方式簡單、方便但略嫌「粗糙」,於是左鄰右舍有「妹」字的女孩一大堆。

客家是非常重男輕女的族群,從祖先牌位的稱謂便可發現,男性的名字多半帶有家族長輩對他們的期待,例如希望他們會讀書、懂得誠信道德等等,相較於此,家族長輩對女性的期待可能就只是希望她們做一個乖順的女孩。女人的牌位只有姓、沒有名字,只有「孺人」這2個字。「祖宗牌位」記錄此家族男性子嗣的名字,而女性子嗣則不列入牌位。男性的配偶在牌位上則「有姓無名」嫁入此家族的女性在過世後,僅在牌位中列上她的姓,並加附「孺人」二字,譬如陳孺人、張孺人等。

至於為何稱為「孺人」?有一說是認為「孺」的字意是指生育與哺育,女性在客家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中最重要的是生養功能,因此女性在夫家是做為生養後代的角色而受後人追憶。從客家女性的命名和過世後的諡號觀來,或多或少驗證在傳統的客家文化與價值觀中,女性並未如男性受到同等的重視。

所以當父母發現這一胎生的是女孩,通常取名字的目的僅是為分辨彼此,所以常想都不想,看到桃子,就叫「桃妹」,看到戊時就叫「戊妹」,或父母因為女兒生太多,就以在家中的排行來命名,例如「四妹」、「滿妹(么兒在客語中稱為滿)」,並為了想生男孩,所以有人名叫「完妹」、「盡妹」,或以「娣」為名,通常都是家族裡希望在這個女孩出生後可帶來「弟弟」,充分顯示「男丁」的出生在客家的家族中具有的重要性。

而客家女孩以「妹」命名,可能與宋代末年客家婦女幫助南宋皇帝趕走元兵有關,據丘逢甲的自傳《嶺海微飆》描述,宋代最後一位皇帝流亡到廣東,常躲避元兵的搜捕。有一天,他正乘船溯江而行,希望找到安全的棲身之所,但元兵卻追趕而至,隨從們在驚慌中紛紛逃去,留下宋帝一人在孤舟上,眼看就要落入敵軍之手,恰好有一行客家婦女經過江邊,她們全都手拿鐮刀,肩荷竹挑,闊步而行(當時客家婦女都要負擔勞動,沒有纏足,所以才能闊步而行)。元兵從後面望去,以為是宋帝的救兵到來,隨即退避,宋帝也因此得救。為答謝這行婦女的救命之恩,立即指著船上的御用器物作為封贈客家婦女之用,並特准她們去世後一律追謚「孺人」,以資獎勉(宋代的縣君封號為室人、安人、孺人;明清規定七品封孺人)。後來客家士紳出面討論決定人人都以「妹」字命名,以彰顯客家婦女和別族婦女的不同處。

台灣客家婦女以「妹」命名的習慣,後來也影響到以客家化來完成漢化的原住民身上,在許多客原雜居的交界地區,常會發現部分原住民婦女名字的最後一字也是「妹」,而客家這種普遍以「妹」命名的情況在1945年後以後逐漸減少,一直到原住民藝人張惠妹暴紅前,客家人對女人命名為「妹」的觀感仍停留在「退潮」階段,直到張惠妹的出現在流行歌壇上為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