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週四)上午到國父紀念館採訪由國史館、國立國父紀念館及財團法人中華民國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合作製拍「永不放棄─孫中山北上與逝世」歷史紀錄片的發表會,這一天是國父逝世90週年的日子,同時也是植樹節。

「永不放棄─孫中山北上與逝世」紀錄片內容述說中華民國建立後,1924年(民國13年)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直系倒臺,11月孫中山自廣州赴北京共商國事。孫中山行經上海、日本神戶、天津等地,沿途宣揚「召開國民會議」、「廢除不平等條約」等對民國時局之主張,頗受當時國內外媒體輿論注目。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月10日(週二)上午到大直實踐大學旁的國防部「博愛營區」,採訪國防部例行記者會的「漢光31號」演習規劃及「募兵制」說明。

國防部將於5月和9月進行「漢光31號」演習,分別實施「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及「實兵演練」。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5年4月6日(週一),是我固定每月定期發表「每月行程報告」之日,也就是每月的第6天。

3月7日(週六)下午到松山奉天宮辦「祭解」的事,因媽媽有台北探索館的志工服務要做,就由我來出席了。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蔣中正先生,字介石,清光緒13年農曆9月15日(1887年10月31日)生,浙江省奉化縣溪口鎮人。

蔣中正在民國14年(1925)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逝世後,繼續領導北伐大業,擔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民國17年(1928)6月北伐完成,結束軍閥割據的局面,使國家又歸於統一。之後,擔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在民國26年至34年(1937至1945)期間,領導對日軍8年抗戰,民國34年8月14日,日本宣告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終於獲得最後的勝利。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年3月22日是年度的聯合國「世界水資源日」(World Water Day),水資源日是源於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中,當時的會議明定1993年3月22日為第一屆世界水資源日;此後,聯合國每年都會針對「世界水資源日」設定各種不同的水資源主題。

另外,從2014年開始,世界水資源發展報告的主題和世界水資源日的主題將會統一,以促使每年針對具體與水有關的問題能有更深入的聚焦和深度的分析。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月4日(週三)近中午時出門辦事及吃午餐,然後到位於台鐵南港站的CITYLINK,補拍幾米的公共藝術作品「幾米泡泡裝置展」。

之後到City Link的B1棟2樓的一家咖啡館喝杯咖啡稍作休息,然後拜訪朋友在這裡工作的櫃位「植享家」(Bonnie House)。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後到花博公園的圓山園區,看看由台北市政府民政局主辦的「2015台北燈節」活動,另一邊的美術園區,在風味館及舞蝶館都有燈節相關活動。

這次燈節的主燈命名為「金喜羊」,設計上跳脫傳統燈藝外觀,呼應年節喜氣氛圍,設計團隊選用反光材質的金屬色布料,羊身伴隨日光折射與風的吹拂,展現不同的律動,民眾可看見一隻高達12.5公尺、華麗的閃亮金山羊。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而在2014年12月19日開幕,由潤泰集團經營的「CITYLINK南港車站店」,則和插畫家幾米合作推出「幾米泡泡裝置展」,在商場1樓展出幾米的公共裝置藝術。

其內容取材自幾米的繪本作品「真的假的啊?」,吹泡泡的過程,是許多人共同的童年回憶,像在創造一個美麗的夢想,而夢想也要守護。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月21日(週六)上午和媽媽到松山奉天宮拜拜,在拜拜之後順道「九宮消災 賜福賜財」鑽轎腳祈福求平安。

松山奉天宮舉行的「九宮消災」的儀式,有九宮八卦陣、七星步罡、敲響祈福鐘、道士消災加持及發放金福袋,歡喜迎接羊年(歲次乙未)。活動期間為2月19日至3月5日(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09:30至12:00、13:00至17:00,正月初八天公生加場22:00至24:00)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設立國際婦女節(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IWD)的想法是最先產生於20世紀初,當時西方各國正處在快速工業化和經濟擴張階段。惡劣的工作條件和低廉的工資使得各類抗議和罷工活動此起彼伏。1857年3月8日,美國紐約的制衣和紡織女工走上街頭,抗議惡劣的工作條件和低薪。儘管後來當局出動警察攻擊並驅散抗議人群,但這次抗議活動促成2年後的3月第1個工會組織的建立。

接下來的數年裡,幾乎每年的3月8日都有類似的抗議遊行活動。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在1908年,當時有將近15000名婦女走上紐約街頭,要求縮短工作時間,增加工資和享有選舉權等,並喊出了象徵經濟保障和生活質量的「麵包加玫瑰」的口號。首次慶祝婦女節是在1909年2月28日,當時美國社會黨發表了一項宣言,號召在每年2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舉行紀念活動。這樣每年的慶祝活動一直持續到1913年。1910年,第二國際在丹麥哥本哈根召開首屆國際婦女會議。會上德國婦女運動領袖克拉拉‧蔡特金(Clara Zetkin,1857年7月5日至1933年6月20日)倡議設定國際婦女節,得到與會代表的積極響應。次年3月19日,奧地利、丹麥、德國和瑞士等國總共超過100萬人舉行各種活動慶祝國際婦女節。6天之後的3月25日,紐約發生著名的三角工廠火災,火災吞噬了140多名製衣女工的生命,這其中大多數是義大利和猶太移民。而惡劣的工作條件被認為是導致如此重大傷亡的主要原因。這場火災後來還對美國的勞工立法產生了重要影響。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