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是24節氣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這也是冬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時間約在西曆1月20日或1月21日。此節氣因天氣最為酷寒,比「小寒」時節還要寒冷,故名為「大寒」。
目前分類:24節氣 (24)
- Jan 20 Tue 2009 00:11
大寒
- Jan 05 Mon 2009 00:27
小寒
過完「冬至」後,接著就進入冬季倒數第2個節氣—「小寒」,時間約在西曆1月5日或1月6日。雖此時節的天氣依然寒冷,但並非1年中最冷的時節。不過,倒是有句俗諺「小寒大冷人馬安」,其意是指冬至過後,天氣應要再冷一點,才能符合季節變化,而人畜才會平安沒災害。
- Dec 21 Sun 2008 00:25
冬至
節氣「冬至」約在西曆12月21日或12月22日,時序進入冬至後,天氣就更加寒冷了。冬至的「至」是「最」、「極」的意思,也就是說這一天是冬天裡最寒冷的一天。
- Dec 11 Thu 2008 21:43
大雪
入冬後,天氣越來越冷了。街頭上人們的大衣、圍巾紛紛出籠,氣溫越來越低,一波波寒流也緊接而來。節氣從「小雪」進入「大雪」,時序約在西曆12月7日或12月8日,形容詞上由「小」變「大」,也因此可明顯感受到溫度方面的變化。
- Nov 22 Sat 2008 00:45
小雪
小雪是冬季的第2個節氣,時間約在西曆11月22日或11月23日。因為24節氣的制定是以亞洲大陸黃河流域為主,所以此節氣的特徵在台灣並不會出現。黃河流域在進入小雪之後,天氣越來越冷並開始下雪;因為剛下雪,降雪量並不多,故有「小雪」之稱。
- Nov 07 Fri 2008 00:38
立冬
立冬節令約在西曆11月7日或11月8日,「冬」有「終」或是「凍」的意思,立冬的到來代表著冬天的來臨。到了此時節,農民的作物活動已告一段落,準備將收成品收藏起來;許多動物也開始準備以冬眠的方式,度過嚴寒的冬天。
- Oct 23 Thu 2008 00:13
霜降
在24節氣中,秋季的最後1個節氣是「霜降」,時間約在西曆10月23日或10月24日。這個名詞的由來是在進入秋季後,暑氣慢慢消退,在夜晚和早晨地面的水蒸汽遇冷就凝結成露珠,如果遇到更冷的空氣就會結霜,所以將這時節氣稱為「霜降」。但由於緯度關係,在台灣平地出現結霜的機會並不多。
- Oct 08 Wed 2008 00:08
寒露
寒露是深秋的節令,約在西曆10月8日或10月9日之間。此時也是東北季風期,涼爽的東北季風讓我們慢慢遠離夏季的酷熱。在還沒進入寒冷的冬季前,這一段日子可說是最舒適天氣。
- Sep 22 Mon 2008 00:33
秋分
秋分是秋天的第4個節氣,時間約在西曆9月21日至9月24日之間。有句俗諺「秋分瞑日對分」,其意是指秋分這天是日夜等長,過了當天之後白天就會越來越短,夜晚會慢慢加長,天氣也開始慢慢變涼。
- Sep 07 Sun 2008 00:17
白露
節氣白露約在西曆9月7日至9月22日之間,在清晨時分將會發現戶外的地面和葉子上有許多露珠,這是由夜晚的水氣凝結而形成。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季是屬五行中(金、木、水、火、土)的金,而此季節的代表色是白色,所以便將秋季的露水叫做「白露」。
- Aug 23 Sat 2008 00:12
處暑
處暑是秋季第2個節氣,時間約在西曆8月23日至9月6日之間。雖然已進入屬於秋季的處暑,但天氣還是很炎熱,一點都不像秋季,所以民間將這種炎熱的天氣戲稱為「秋老虎」。
- Aug 07 Thu 2008 00:42
立秋
每年的西曆8月7日或8月8日,是「立秋」時節。立秋是節氣邁入秋季的先聲,表示酷熱難熬的夏季即將過去,涼爽舒適的秋季將來臨。不過,由於台灣屬亞熱帶氣候,所以此時實際的氣候和節氣名稱會不太一致,天氣依然十分炎熱,大約要再經過2個月後,才能感受到明顯的季節改變。
- Jul 22 Tue 2008 01:40
大暑
節氣大暑約在西曆7月22日至7月24日之間,是1年中天氣最熱之時,會使人感到特別感到氣候炙熱難耐。俗諺:「小暑大暑無君子」其意是指小暑、大暑這2個節氣的天氣十分酷熱,很多人因為熱到受不了,就不顧面子將衣服脫掉,不但不禮貌且也失去君子風範。
- Jul 06 Sun 2008 00:05
小暑
小暑的節氣約在西曆7月7日或7月8日,其節氣名稱中的「小」就是微,而「暑」就是炎熱,意思是指雖然天氣已很炎熱,但還不是最熱之時;夏季最熱的時節是之後的大暑節氣。但由於近年來的「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在這個節氣也時常出現攝氏溫標(Celsius temperature scale)35∘以上的高溫。
- Jun 21 Sat 2008 01:35
夏至
節氣夏至約在西曆6月21日或6月22日,這一天的太陽會直射北回歸線(Tropic of Cancer),使得地球的北半球受陽光照射量最多,所以是1年當中日間最長、晚間最短的1天,正符合「夏日炎炎,長夏漫漫」的說法。但這並不代表這一天最炎熱,真正的炎熱天氣要等到夏至之後的節氣小暑和大暑,這2個節氣才是北半球最熱的時候。
- Jun 05 Thu 2008 11:43
芒種
芒種是典型的夏季節氣,日期約在西曆的6月5日或6月6日,也預告大家季節要開始轉變為「炎熱」型態了。「芒種」的意思是:此時稻子已結實成「種」,而吐穗結實的稻子榖粒上會長出細芒,所以古人才將這個節氣稱為「芒種」。
- May 21 Wed 2008 10:40
小滿
夏季的第2個節氣是「小滿」,約在西曆5月21日或5月22日。這時候,在東亞大陸黃河流域一帶因積雪融化,前一年種植的「冬小麥」麥苗受到灌溉,慢慢的結穗、飽滿,這時農民開始期待著豐收的季節來臨,所以將這時節稱為「小滿」。此時,台灣中南部的水稻已進入黃熟期,由於適逢梅雨季,要特別注意排水溝渠的疏通,減少梅雨季大量雨水所可能帶來的農作損失。
- May 05 Mon 2008 00:32
立夏
節氣立夏約在西曆5月5日或5月6日,也就表示春季已過,夏季緊接著來臨!時序進入立夏,「立」為開始之意,「夏」則是大之意,「立夏」就是代表著春天播種、種植的作物長大了。節氣立夏正式預告夏季到來,不過距離真正酷熱的夏季還是有一段時間。
- Apr 20 Sun 2008 00:47
榖雨
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榖雨」,約在西曆4月20日或4月21日。每逢這時節,整個東亞黃河流域以及台灣地區的雨量都非常豐沛,加上農民剛好又忙完春耕,稻田裡的秧苗也正需要豐富的雨水來滋養,於是古人將這時節命名為「榖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