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月15日中午之前到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參加「聽水的故事」特展開幕茶會,出席的身份是「部落客」。因為朋友在這一天有教學課程要進行,於是就請我報名參加。
目前分類:趴趴走札記 (76)
- Jan 17 Thu 2013 21:39
國立台灣科教館「聽水的故事」特展
- Dec 21 Fri 2012 22:52
馬雅曆法為期5125年的「大週期」結束
由於馬雅曆法(Mayan calendar)只計算到2012年12月21日,許多人都擔心世界末日的到來。此曆法也是2009年上映的災難電影「2012」腳本,該部電影描述2012年地球將遭受太陽風暴、史無前例的火山爆發和地震襲擊,人類文明因而毀滅。
- Jun 15 Fri 2012 16:19
警察節的由來
6月15日是很特別的一天,因為這一天有一個很特殊的節日──「警察節」,不論你對警察的印象好還是不好,都應該在這一天對警察們致上最高的敬意,因為有他們在開著警車四處奔波,才能讓我們擁有平平安安的生活。
- Jun 08 Fri 2012 23:12
世界海洋日
世界海洋日(World Oceans Day)的概念,首次於1992年由加拿大在里約熱內盧舉辦地球高峰會議(Earth Summit)時提議。在「海洋計畫(Ocean Project)」和「世界海洋網路(World Ocean Network)」此2個民間團體大力推動下,聯合國(United Nations)大會於2008年12月決議通過,每年6月8日為世界海洋日。
- Jan 23 Mon 2012 16:13
祥龍護蒼生,無所不在
華夏子孫自稱「龍的傳人」,對「龍」的尊崇不在話下,且龍生九子,各式器物、傳說、小說,充分顯現「祥龍護蒼生,無所不在」的護國佑民精神。
- Sep 28 Wed 2011 00:31
台北市孔廟
台北市孔廟位於保安宮附近,為三級古蹟。孔廟為中國儒家文化的代表象徵,創建於清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於光緒五年間(西元1879年)動工後,隨即在城內南門內建造文武廟,兩座廟皆朝南,文廟在左,武廟在右。到光緒10年(西元1884年)完工後,形成了當時最具規模的孔廟。
- Aug 29 Mon 2011 18:04
颱風與颶風皆為熱帶氣旋
台灣受南瑪都(Nanmadol,編號1111,米克羅尼西亞命名,意為廢墟)颱風侵襲,美國東部則有艾琳(Irene)颶風侵襲,無論颱風還是颶風都是一種熱帶氣旋,只是不同地區有不同名稱。
- Aug 09 Tue 2011 00:44
莫拉克颱風
莫拉克颱風(Typhoon Morakot,編號0911)是泰國提供的熱帶氣旋名字,意為綠寶石。據日本氣象廳(JMA, 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報告為民國98年(2009)第11個於太平洋的熱帶性低氣壓所形成的熱帶氣旋。以下為此颱風的發展歷程:
- Sep 30 Thu 2010 22:53
孔子與教師節(下)
教師節的制定
民國21年(1932),教育界人士覺得教師責任重大,應有一個專屬的節日,便呈准教育部定每年的6月6日為教師節。後來政府覺得孔子的教育精神正足以當所有老師的典範,便明令以孔子的誕辰為教師節;不過當時孔子的誕辰是農曆8月27日。
- Sep 28 Tue 2010 22:53
孔子與教師節(上)
孔子生平與理念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代魯國人,魯襄公22年(西元前551年)8月27日(農曆)生。在他還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由於家境不好,因此他小時候過得並不平順。平日,除了要幫忙家務外,還得替人放牧羊、牛等工作,賺錢貼補家用,孔子曾回憶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一直到他15歲的時候,才有機會入學唸書。
- Apr 22 Thu 2010 11:06
世界地球日的源起(下)
1990年的地球日恢復了浩大的聲勢!在首個地球日的主導者之一鄧尼斯.海斯(Dennis Hayes)的指導下,1990年地球日具有國際規模。全世界有兩億多人!相當於1970年的10倍,參加相關活動,敍述環境最終已成為全球所關注的問題。此一全球趨勢繼續發展到1992年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舉行的聯合國環境和發展會議(另稱地球高峰會議;UNCED,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數量空前的政府和非政府群組織就促進可持續發展的範圍廣泛的計畫達成了一致。
- Apr 20 Tue 2010 10:33
世界地球日的源起(中)
納爾遜回到首都華盛頓後開始向各州州長、大城市市長、大學報刊編輯,特別是向在美國中小學發行的《學刊雜誌(Scholastic Magazine)》呼籲設立地球日。1969年9月,納爾遜正式宣佈1970年春季的某個時候將舉行「全國環境宣導會」。他回顧說:「新聞通訊社向全美報導此一訊息。反響是驚人的!全國各地的人們紛紛以電報、來信及電話進行詢問。我於是安排我在參議院的助理從我的辦公室協調地球日的活動。12月份,這場運動迅速擴展,有必要在華盛頓特區(Washington D.C.)設立辦事處,為地球日的諮詢及活動建立全國聯絡中心。」
- Apr 18 Sun 2010 09:57
世界地球日的源起(上)
每年4月22日為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地球日促使人們考慮為保護地球自然資源還需要進行哪些工作。儘管有一些非政府組織(NGO,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協調各地學校和公園等場舉行的數千個地球日紀念活動,但在地球日背後,並沒有統一的組織工作。地球日不是國家假日,但全世界各地都慶祝地球日。在美國,人們紀念地球日,突出表明環境意識已發展成全民意識;過去只有少數人宣導保護環境,如今這個觀念已脫離邊緣狀態,躍居美國主流。
- Jan 13 Wed 2010 22:59
從哥本哈根氣候峰會看台灣減碳(12)
台灣民間減碳活動推廣
前披頭四成員保羅‧麥卡尼(Paul McCartney),在美國發起「週一無肉日」。長期茹素的作家蘇小歡,是台灣「週一無肉日」行動的發起人之一,他與生態攝影家徐仁修、主婦聯盟基金會董事長胡雅美2009年9月21日在台北召開記者會,倡導「每週一天不吃肉」。
- Jan 11 Mon 2010 22:47
從哥本哈根氣候峰會看台灣減碳(11)
政府減碳基準制定爭論多
環保署在2009年12月30日舉辦「從哥本哈根會議看台灣低碳路徑」論壇的座談會,工業技術研究院資深顧問楊日昌引述國際能源總署(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資料指出,在2020年前,若欲將大氣層中的溫室氣體維持在450ppm(百萬分之一)以下,各國每年需花費GDP(國內生產毛額)的0.5%。
- Jan 07 Thu 2010 22:20
從哥本哈根氣候峰會看台灣減碳(10)
氣候變遷影響日常生活
麵粉價格從2007年的每包22kg新台幣370元漲到500多元,甚至一度漲到600元,烘焙業還是不敢隨便調整麵包售價。但石油價格看漲,中國、印度等新興國家需求增加及小麥歉收等因素,使麵粉長期還是看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