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太空中心(NSPO)於2007年9月14日表示,探空6號火箭(SR-6)於9月13日下午13:50,在中山科學研究院(CSIST)屏東九鵬基地發射升空,執行單基推進劑(Single-Base Propellants,單一燃料)燃燒推進及回收艙(Descent Module,或稱重返艙)兩項科學實驗。

納入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NSC,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第二期「15年太空科技發展計畫」內的「探空火箭科學實驗計畫」,緣自於1997年4月舉行的「太空探空科學與技術發展座談會」,會中提議建請由NSPO負責支援開發探空火箭技術,火箭本體則委託中科院以天弓二型(TK-2)防空飛彈為基礎發展,至2003年已發射3枚。該計畫由NSPO主導整合,每年預定發射1枚探空火箭,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發射基本型探空火箭,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發射多功能型探空火箭,計畫執行期限15年,預計發射10〜15枚火箭。探空火箭科學酬載之徵求採公開方式執行,並鼓勵我國學術研究單位提出長程多年度的科學研究及酬載儀器研製計畫。

該次探空6號火箭飛試計畫,由國立成功大學(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及國立中央大學(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團隊分別負責設計製造的雙酬載(Double Payload),藉著中科院研製的2節探空火箭(Sounding Rocket)搭載升空,於6秒後第1節完成燃畢及脫節動作,12秒時點燃第2節火箭,43秒時第2節燃畢,約58秒時鼻錐罩(Cone)成功開啟,接著從90〜218秒間執行單基燃燒推進實驗,脈衝式與連續式推進試驗循環交替,該項實驗的參數經由遙傳鏈路即時下傳。之後火箭借慣性能量繼續爬升,於270秒時到達約280km的最高點。

當火箭回降到100km高度時(約發射後417秒),位於火箭前端的回收艙,經由分離機構的啟動而彈開與火箭分離。根飛行時序設計的步驟,火箭本體重返大氣後,翻轉成頭朝下的飛行姿態落海。中科院「天弓計畫室」研製的探空火箭性能,依設計表現得完美無缺。

分離後的回收艙,由於外型與重心設計因素,大鈍頭以朝下的姿態下降,隨後逐漸減速並執行開傘落海的動作。回收艙在下降過程所量得的參數,由高頻通訊(RF)與全球定位系統(GPS)訊號耦合電路盒內部電路板上的64Mbit快閃記憶體儲存,待回收後再行下載分析。在回收艙落海後,空軍海鷗救護隊待命的S-70C直升機即由綠島起飛,循由回收艙所發出的搜救無線電訊號方向,前往預估的落海點附近,進行搜尋與回收作業。

經過約100分鐘的搜尋未尋獲回收艙,考量直升機油料及天色漸暗等因素,搜尋任務須告一段落。接下來,火箭及科學團隊將繼續檢驗及分析飛試所獲得的科學與技術資料,以便作出完整報告,並提出可進一步改進而有利於回收作業的程序。

中央大學機械系教授江世標表示,該次實驗「不夠完美」,回收艙脫離時間與預估差了20多秒,且落海地點與原訂目標區有很大差距,加上沒有設計機制將參數回傳,都儲存在64Mbit快閃記憶體中,由於回收艙尚未尋獲暫時取不回參數,未來將開發新技術解決回收程序的問題。

由該次的探空6號火箭飛試可見,國科會的第二期「15年太空科技發展計畫」雖對探空火箭的軍事用途只字未提,但在軍事上的意義卻很明顯。在NSPO的「次軌道科學實驗酬載計畫書」中提及,次軌道科學實驗為進行「衛星酬載」先期測試和研究,並將「基本型」探空火箭研改為「多功能型」。由於世界各國都管制對外輸出火箭技術,也因此我國只有自行發展一途。若再修改燃料藥性以增加射程、慣性導引系統(INS,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的程式及將科學酬載改為彈頭,便成為具軍事用途的中程彈道飛彈(MRBM, Middle Range Ballistic Missl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