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8年9月21日(週日)下午,參加了由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and Tourism)主辦的「繁華盡入眼-台北旅館發展特展戶外動態體驗之旅:北投溫泉旅館尋蹤」,由於是參加抽獎活動拿到,又是搭乘市政府觀光傳播局提供的免費遊覽車,所以機會相當難得,在中午12:30集合完畢後就往北投出發。

台北旅館發展
清代淡水河流域沿岸的傳統市集,因佔地利之便,於是開始出現客棧供外地人投宿。當時往返這些城鎮的人民除借住親戚朋友家外,同時也有類似客棧收費低廉的「販仔間」專供小販或單幫客歇腳。1860年(清咸豐10年)淡水成為通商口岸後,外商看好當時北台灣茶葉與樟腦的商機,於是在淡水河岸開設洋行。當時洋商一到台灣,由此人生地不熟,便投宿在有商業往來的洋行或會館。

日治初期,引進郊外踏青、遠足、溫泉與賞櫻等日式休閒文化活動,於是將草山(今陽明山)、北投與新北投規劃為台北後花園。1908年(清光緒34年)為慶祝台灣縱貫鐵道全線完工,在台北火車站前興建鐵道飯店。日治中期以後,島內重要城鎮、觀光景點的縱貫線支幹線與各式交通路網相繼完成,帶動旅館業的蓬勃發展。

1950至60年代間,台北市政治、經濟快速發展,帶動許多中南部或鄰近縣市城鄉移民的進駐。為服務大量北上但無居所的「賺食人」(台語),於是在重要傳統市集或火車站附近,出現許多收費低廉但設備簡單的旅社,即俗稱的「販仔間」,提供生意落腳休息的處所。

1960年代後,由於我國國際地位日益重要,外邦使節紛紛來台北設館,於是圓山(Grand Hotel)、國賓飯店(Ambassador Hotel)、中泰賓館(Mandarina Crown Hotel)等國際級觀光飯店相繼出現。1968年,政府訂定「台灣地區觀光旅館管理辦法」;1976年,來談觀光人數突破百萬;1970年代以後觀光外匯收入快速成長,新型國際級觀光飯店與旅館紛紛設立,甚至國際知名連鎖飯店業者也前來台北設置據點。

近年老舊旅館更新再生案,除讓台北市旅館業看到創意時尚與國際城市行銷外,也為台北市老舊旅館站上世界舞台塑立另一典範。此外,市府觀光傳播局有鑑於旅館業是觀光產業的根本,近年來針對市內一般旅館進行「安全、安靜、乾淨」三安的實地考核與輔導。

現今台北的飯店旅館,除早期因天然資源、交通、或商業機能等因素而自然集中於陽明山與新北投、台北火車站旁、松山機場南側、中山北路與長春路、世貿中心、中華路或西門町等區域內。近年來,在鄰近高速公路交流道或高架橋出口一帶,開始出現華麗的汽車旅館。此外,在台北101、大直美麗華百樂園、木柵貓空纜車及藍色公路等知名旅遊景點的帶動下,附近也吸引許多強調追求城市生活品味與自然原創的新創旅館進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