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洲3號
波音公司研發的三角洲3號(Delta-III)火箭,著重在客戶對於高容量商業發射服務的需求。可將3810kg的酬載送入地球同步軌道,於是三角洲3號有效的提升了三角洲2號的性能。三角洲3號發展自三角洲2號,在生產線與許多火箭上的系統可互通使用,提高了使用彈性。

火箭全高39.1m,滿載重量301454kg,低軌道酬載重量8290kg,地球同步軌道酬載重量3810kg。酬載艙高9.3m,直徑4m。裝置在酬載艙下方的第3節火箭(可選擇使用),高2m,直徑1.25m,滿載重量2009kg,使用1具摩頓公司(Morton Thiokol Corp.)星辰-48B型(Star-48B)液態火箭發動機,真空淨推力6768kg(14920lb)。

第2節火箭高6m,直徑4m,滿載重量2009kg,其動力來源為1具普惠公司RL-10B-2型液態火箭發動機,真空狀態下的淨推力為11227kg(24750lb)。

第1節火箭高20m,上段與第2節火箭連接部份直徑4m,其餘部份直徑2.4m,滿載重量95500kg。使用1具以RP-1煤油與液態氧為推進劑的洛克達因公司RS-27A主發動機所構成,海平面淨推力為90720kg(200000lb)。

在三角洲3號第1節火箭周圍,裝設由亞里安特技術系統公司製造的9具SRB,直徑1.17m,高14.7m,滿載重量11766kg,使用HTPB燃料。最大的特色,是可選用向量推力控制(TVC,Thrust Vector Control),無裝設TVC的單具海平面淨推力20367kg(44900lb),裝設TVC的單具海平面淨推力22680kg(50000lb)。

1998年8月26日三角洲3號進行首次發射任務,編號D-259,載運1枚休斯太空暨通訊部門(Hughes Space & Communications)為泛美衛星公司(PAS,Pan Am Sat)製造的銀河X號(Galaxy X)通訊衛星升空,但於發射後20秒失控,在自行引爆後化作一團價值2.25億美元的火球,首次發射任務宣告失敗。事後NASA調查其事故原因,發現是動力計算程式的錯誤,造成火箭的控制系統無法修正3具在起飛後點火的SRB,所引起火箭「滾轉不穩定」而失控。

1999年5月4日,再次發射的三角洲3號,執行編號D-259價值2.3億美元的任務,載運1枚羅拉爾公司(Loral)製造,擁有34個Ku波段轉頻器的獵戶座3號(Orion-3)通訊衛星升空,該枚衛星主要提供亞太地區電視轉播、網際網路及其他通訊服務。在升空22分鐘後,由於第2節火箭的普惠公司RL-10B-2型液態火箭發動機燃燒室焊縫有缺陷,致其破裂並發生爆炸。於是發動機提前自動關機,使這枚造價昂貴的人造衛星和第2節火箭,一同停留在距地表約157km的傾斜軌道中。之後NASA控制中心人員將出狀況的第2節火箭拋棄,並費時數月將該枚衛星以本身的燃料慢慢推上客戶所指定的軌道。

2000年8月23日編號D-280的任務是三角洲3號第3次發射,由於是純粹的測試性質發射任務,攜帶了1枚重4348kg的DM-F3測試衛星。與前2次發射均攜帶實用性的商業衛星成了鮮明對比。第3次發射最初已確定要發射1枚全球通信公司(ICO)的通訊衛星,卻因該公司陷入財務危機並進行重組,而致使第3次發射沒有了酬載物。但爲了向潛在客戶證明三角洲3號火箭的性能,並爲該型火箭「恢復名譽」,消除前2次發射失敗帶來的不利影響,波音公司決定自費進行本次試射。

這次發射的DM-F3衛星是由鋼和鋁製成的紡錘形結構件。除用於驗證火箭性能外,還另有一項使命,就是供美國空軍和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的大氣暨太空物理實驗室(LASP,Laboratory for Atmospheric and Space Physics)用作太空針孔成像(Space Pinhole Scioptic)研究的光學校準目標。這項研究已持續多年,有助於美國發展與衛星運用有關的材料和太空飛行器動力學研究,並有助於研究利用陸基雷射器、雷達和以針孔成像系統觀測其他國家的太空飛行器或天體。

DM-F3衛星沒有姿態控制系統(RCS,Reaction Control System),但是在每秒6∘的自轉速度下以一個精確的角度部署,預計使用到2015~2020年間。爲便於光學追蹤與測試,波音公司在衛星漆上黑白相間的識別塗裝,在其頂板上也漆上相同的塗裝。衛星上還裝有可見光和紅外線波長的雷射反射器。美國空軍以設在夏威夷茂伊島(Maui Island)等地的雷達、雷射器和其他光學系統對該衛星進行觀測,獲得的觀測資料用於建立電腦分析模型。由於該枚衛星可在軌道上運行長達15~20年,還可用於觀察衛星漆料變質和色彩變化的情況。


三角洲4號
根據與美國空軍簽訂的EELV合約,波音公司研發了新世代的三角洲4號(Delta-IV)火箭系列。三角洲號系列至此型已完完全全與早期的設計不同,為波音公司在1970年代阿波羅計畫(Project Apollo)結束後所生產的大型運載火箭。實際上,波音公司希望以三角洲4號系列,來提高其在軍事、政府及商業發射市場的佔有率。

波音公司在設計三角洲4號火箭前,曾和美國軍方、NASA及數家歐美的衛星公司討論對於酬載的發射需求,以降低發射成本。此討論結果運用在以EELV概念為基礎的三角洲4號上,將第1節火箭設計為通用核心段,搭配不同尺寸、重量的酬載艙、火箭節段,以求縮短發射間隔及節省火箭停留在發射場的維護成本。三角洲4號火箭依客戶需求發展出以下5種次型:

1.三角洲4號M型(Medium)火箭:將取代勞苦功高的三角洲2號,成為主力運載火箭,使用修改過的三角洲2號火箭第2節,與高11.7m,直徑4m的酬載艙整流罩,及通用核心段(第1節火箭)整合。火箭全高62.5m,滿載重量158340kg,低軌道酬載重量6760kg,地球同步軌道酬載重量3900kg。

2.三角洲4號M+42型火箭:使用1具三角洲3號火箭第2節,酬載艙整流罩高11.7m,直徑4m(型號中的數字4,下同),並與通用核心段及2具SRB整合(型號中的數字2,下同)。火箭全高62.5m,滿載重量171420kg,低軌道酬載重量9070kg,地球同步軌道酬載重量5300kg。

3.三角洲4號M+52型火箭:使用1具三角洲3號火箭第2節,並與通用核心段及2具SRB整合,全新設計的酬載艙整流罩高14.3m,直徑5m。火箭全高66.5m,滿載重量231670kg,低軌道酬載重量7850kg,地球同步軌道酬載重量4350kg。

4.三角洲4號M+54型火箭:使用1具三角洲3號火箭第2節,酬載艙整流罩高14.3m,直徑5m,並與通用核心段及4具SRB整合。火箭全高66.5m,滿載重量231670kg,低軌道酬載重量10300kg,地球同步軌道酬載重量6120kg。

5.三角洲4號重型(Heavy)火箭:以1具通用核心段及1具三角洲3號火箭第2節整合為主體,另外2具通用核心段則裝在火箭主體兩旁,配置方式及用途類似SRB。酬載艙整流罩高19.1m,直徑5m,未來波音公司並將推出高19.8m的鋁製酬載艙整流罩,以運送更大的軍事/商業酬載物,以期能達到美國空軍對雙重酬載附件能量(DPAFC,Dual Payload Attach Fitting Capability)的酬載需求。火箭全高68m,滿載重量231670kg,低軌道酬載重量20500kg,地球同步軌道酬載重量12400kg,成為波音公司繼1970年代的農神5號(Saturn-V)火箭後,所研發酬載重量最大的火箭。

第2節火箭為配合上述三角洲4號的4種次型,亦發展出2種次型以配合組裝及系統整合。配合酬載艙直徑4m的第2節火箭,高12.2m,直徑4m,滿載重量24410kg,其動力來源為1具普惠公司RL-10B-2型液態火箭發動機,真空狀態下的淨推力為11227kg(24750lb);配合酬載艙直徑5m的第2節火箭,高13.7m,直徑5.1m,滿載重量27200kg,使用1具真空狀態下的淨推力為11227kg(24750lb)的普惠公司RL-10B-2型液態火箭發動機。

第1節火箭高36.6m,直徑5.13m,滿載重量200000kg。使用1具以液態氫(Liquid Hydrogen)與液態氧為推進劑的洛克達因公司RS-68液態火箭發動機,海平面淨推力為294840kg(650000lb)。此型發動機為太空梭本身使用的3具主推進器(SSME,Space Shuttle Main Engines)推力增強改良版。

三角洲4號除重型構型外,均使用裝置TVC的SRB。單具SRB高15.2m,直徑1.52m,滿載重量41990kg,使用HTPB燃料。無裝設TVC的單具海平面淨推力62007kg(136700lb),裝設TVC的單具海平面淨推力64094kg(141300lb)。

2002年11月20日三角洲4號M型火箭於卡納維爾角首次發射升空,編號D-293,搭載歐洲通訊衛星公司的1枚熱鳥6號(Hot Bird-5;即W5號)通訊衛星,但這次發射沒有使用NASA的發射場,反而使用美國空軍在當地的發射場。2003年3月10日編號D-296的三角洲4號M型火箭,攜帶1枚隸屬於美國空軍太空司令部(US AFSPC,USAF Space Command)國防衛星通訊系統(DSCS,Defens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的DSCS III A3衛星發射升空。2003年8月29日編號D-301的三角洲4號M型火箭,攜帶1枚美國空軍DSCS III B6衛星發射升空。至於採重型構型的三角洲4號火箭,已於2004年7月24日展開一系列的測試,將搭載NASA的極微衛星2號(NanoSat-2)概念型衛星,預定安排在2005年內升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