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冬至」約在西曆12月21日或12月22日,時序進入冬至後,天氣就更加寒冷了。冬至的「至」是「最」、「極」的意思,也就是說這一天是冬天裡最寒冷的一天。

由於太陽直射南回歸線(Tropic of Capricorn),所以北半球的冬至是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之後,日光照射角度逐漸北移,白天就越來越長,黑夜也越來越短。古人也會以冬至的天氣來預測過年的天氣,俗諺說「乾冬至,濕過年」,其意思是指冬至這天如果是好天氣,農曆新年可能就會下雨。

不論是過去或現在,冬至對人們來說都是個大日子,因為民間的冬至活動一點都不遜於過年!俗諺說:「冬至大如年」,所以一般人也將冬至稱為「冬節」。古時的皇帝,在當天還會祭天和祭拜祖先,並宣佈文武百官放假1天,可見冬至這節氣是十分受到重視的。

自古以來,農民們在1年的辛苦耕作就是希望能有好收穫,倉庫裡有著充足的糧食,能飽暖的度過一個寒冷的冬天並過個好年。此時正是農民們休養生息的時節,等到來春再開始為新來的1年做準備!

冬至前是漁民們捕捉烏魚烏魚(學名Mu-gil Cephalus Linnaeus)的好時機,一直到冬至都可有豐富的漁獲。此時,漁民們還會製作「烏魚子」來銷售。在寒冷的冬季裡,「烏魚子」可是沿海漁民們一項重要的收入!

一想到冬至,就會想到「湯圓」。在冬至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搓湯圓,煮好吃的湯圓讓大家大快朵頤一番。湯圓的外皮材料是糯米粉、熱開水和冷水。以2又1/2大杯糯米粉加入半大杯熱水攪拌謂之「燙麵」,再倒入冷水半大杯用手搓揉,將粉揉成富彈性的麵塊,搓成長條形後切成一半,再等份切成小塊後將內餡包入麵皮中再揉圓,湯圓便完成了。湯圓的食用法為用熱水煮,湯圓在下鍋後須用大杓攪拌,以免相黏在一起,以中小火慢煮5至8分鐘(不要蓋鍋蓋),煮約到水開且湯圓浮出水面後便煮熟了,此時略加冷水再煮半分鐘,可讓湯圓的表皮更光滑完整。將煮熟的湯圓放進冷開水中,會讓表皮更緊實。

同時,依傳統的習俗,吃了冬至湯圓就代表著又成長了一歲。過了冬至,也意味著快要過農曆新年了,就不妨趁著現在,為來年好好的規劃!

諺語:「冬至圓仔呷落加一歲」其意是指由於「冬至」算是古代的過年,所以才說吃了「湯圓」就算是長了一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