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吃過午餐後,接著到華山文創園區的中四B館(米酒作業場B區)參觀由大石國際文化、時藝多媒體主辦的「國家地理125年經典影像大展」。

展覽展出國家地理學會百年來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150幅影像,展場區分為「影像歷史」、「生命之歌」、「人文探索」、「走進科學」等8大主題,呈現精采的歷史與經典時刻,包括探險家鮑伯‧巴拉德(Bob Ballard)在1985年發現鐵達尼號(RMS Titanic)郵輪的最後安息處、保育人士珍‧古德(Jane Goodal)女士研究黑猩猩報導等畫面,都讓世人津津樂道。

現場的另一焦點為規劃展示「台灣記憶」單元,精選25張台灣影像,時間橫跨近百年,清楚鋪陳出台灣經歷過的各個階段和各種面向,讓台灣民眾用不同角度再度回味台灣歷史。包含日本殖民時代的台灣、國民政府來台後的現況、原住民風情及台灣歷經經濟起飛、解嚴後的大環境變遷。

1969年1月,台灣登上「國家地理」雜誌封面,對當時的台灣國防軍事進行深入報導,在「台灣記憶」單元即展出一張當年空軍第3大隊第17中隊F-104戰機在台灣山岳上空的編隊飛行畫面。(展期9月18日至11月24日)

9月25日(週三)上午出門辦事,事情辦完後到阪急百貨的美食街吃午餐,然後到信義威秀觀賞動畫電影「風起」(Kaze tachinu),是改編自取材真人真事的漫畫作品「風起 妄想重返」。

劇情改編自日本二次大戰時期著名戰機製造者的真實故事,電影名稱出自保羅‧瓦勒里(Paul Valery)的詩作,在片中「風」是災難的前兆,而災難是電影的核心之一。

故事主角是二戰期間日本零式(A6M)艦上戰機戰機設計者堀越二郎,以及世界聞名飛機製造者喬瓦尼‧卡普羅尼(Giovanni Battista Caproni),兩個志同道合的人建立起跨越時空的友情,雖經歷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卻依然朝向年少時的夢想全力以赴。1921年卡普羅尼也嘗試開發可搭乘百人的巨型水上飛機、以及滑翔機方面的設計。

夢想的背後往往充滿狂熱,但追求美麗事物就必須付出莫大的代價。堀越二郎從小夢想設計出自己的飛機,翱翔天際。經歷關東大地震及日本經濟大蕭條,乃至東京就讀大學畢業後,成了航空工業的菁英,並與以前在火車上邂逅的女孩里見菜穗子(虛構人物)重逢。

雖身患肺結核,但菜穗子仍一直支持、鼓勵二郎;在愛情的力量及努力不懈的精神驅使下,二郎終於實現夢想,研發出日本帝國海軍所需的新式戰機。

在三菱重工株式會社(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航空部門任職的堀越二郎,先後設計出七試艦上戰機、九試單座戰機(即後來的九六式艦上戰機)、九六式(A5M)艦載戰機、零式艦上戰機、雷電(J2M)、烈風(A7M,僅有原型機)。二次大戰結束後,堀越二郎並參與日本自製民航機YS-11的研發工程。

「風起」一片是宮崎駿時隔5年的新作,也是他在宣佈退休後的最後執導作品。他認為,他那一代日本人對二次大戰有著複雜情感,零戰象徵這代日本人的集體意識,一方面了解日本以愚蠢的自傲興戰,讓全東亞生靈塗炭,最終導致自己毀滅,但在這段羞辱的歷史中,唯有零式戰機是值得日本人驕傲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