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概念源起
航空與太空2種飛行技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性及互補性。因爲太空飛行器在進入太空時,必須穿越大氣層,而在返航穿越大氣層時就屬於航空的技術範疇。航空與太空兩種飛行技術的緊密結合,促使一個嶄新構想產生,就是一種既能在大氣層內飛行又能在大氣層外航行、可在跑道上起飛、降落的新型飛行器,這就是航太飛行器(Aero-Spaceplane),又稱為太空飛機(Spaceplane)。

在1960年代初,就有航空研究學者對太空飛機的概念進行研討,在當時被稱之爲「跨大氣層飛行器」。由於當時的技術、經濟條件與實際上相差太遠,且使用需求並不明確,因此計畫中止;到了1980年代中期,在美國阿爾法號(Alpha)太空站計畫的刺激下,歐美及部份亞洲國家對發展載人太空事業的興趣普遍高漲,於是有15個國家積極參加阿爾法號太空站的建造工程,先前的阿爾法號太空站計畫性質便調整為國際太空站(ISS,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計畫(詳本刊第232期第36頁)。

據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National Aeronauics & Space Adminstration)估計,在國際太空站施工至一定程度後,爲開發及利用太空資源,開始向太空站運送駐站人員、物資及器材等補給任務,高峰期將達每年將近千次之多。若這些任務以使用一次的運載火箭、載人太空船或太空梭(Space Shuttle;詳本刊第223期第6頁)來完成,往來國際太空站1年的運輸費用將達到上百億美元。

爲尋求一種經濟的大氣穿梭運輸系統,美國在1986年提出研發代號爲X-30,可重覆使用、同時可在跑道起降的單節運輸用太空梭計畫,其特色是採用混合式的極音速衝壓噴射發動機(Hypersonic Ramjet,Scramjet),並兼具液態火箭發動機的功能。

參與X-30計畫的美國空軍,將其稱為「國家太空飛機(National Spaceplane)」,並增加其軍事用途,如同太空梭般可執行發射、維修軍事衛星的任務。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M)在1996年展開X-30研發計畫;X-30概念機全長23m,不載人亦不設觀測窗,採與太空梭相同的起降模式,飛行速度13馬赫,此一模式在日後轉變成太空飛機的運作模式。

X-30計畫於1991年11月因預算縮減被迫終止後,由其概念衍生而來的X-33冒險之星(Venture Star)緊接著發展,NASA希望用X-33來替代逐漸老化的太空梭,由它接續為ISS運送物資和太空人的任務。但由於經費拮据,NASA在2001年暫時擱置X-33研發計畫。

在X-33計畫進行的同時,NASA於1997年3月24日與微飛行器公司(Micro Craft Inc.)、波音公司(Boeing)正式簽署X-43研製合約(即Hyper-X計畫),將X-33計畫的概念予以付諸實現。NASA以X-43A為基礎,研發飛行速度更快的極音速(Hypersonic)系列實驗機,預計X-43D可達15馬赫。2003年2月1日哥倫比亞號(OV-102,Columbia)太空梭於返航時失事,此一因素更促使NASA加速進行X-43研發計畫。

2003年秋季,美國空軍和國防先進研究計畫局(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開始以X-43計畫的相關研究資料為基礎,接受航太廠商提出的方案,預定於2025年研製出首架實用化的太空飛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