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世界上第一架載人動力飛行器於1903年12月17日誕生,當設計、製造及試飛者萊特兄弟沈浸在喜悅中時,日後卻想不到同時也問世了一種新式戰爭武器。而萊特兄弟於1909年為降低飛機工廠營運成本,正式生產軍用飛機,並銷售予美國陸軍。自此開始,飛機就與戰爭結下了永遠無法解開的“孽緣”。

飛機出現後最初的前十一年,基本上是一種娛樂及冒險的工具,主要用於飛行競賽及特技表演。1913年的墨西哥內戰,政府軍與叛軍的雙翼機機員雙方以手槍相互射擊,這是軍事航空史上首宗“空戰”。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7月28日爆發後,這“會飛的機器”逐漸被軍方派上戰場執行作戰任務。首先是用於前線偵察,爲陸軍部隊提供戰術運動的參考;繼而裝上機槍、機砲,專職進行空戰,擊落敵方戰機;後來又掛上炸彈,去轟炸敵方的部隊陣地;還有的戰機專職執行攻擊地面部隊的任務。就在大戰的砲聲隆隆中,軍用機發展為偵察機、戰鬥機、轟炸機、攻擊機及任務轉換教練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參戰國約有各式戰機1,500架,而到了戰爭結束前,各國在前線作戰的軍機數量達到8,000多架。在這4年中交戰雙方操作的各式戰機共有十幾萬架之多,可以說「戰爭是軍機的催生者」也不為過。

在戰爭中戰機的性能有了大幅提升。如速度在1914年時一般是每小時80至115公里,到了4年後增至180至220公里;飛行高度從200多公尺提高到8,000公尺;飛行距離從最初幾十公里擴大到400多公里。大戰初期航空器的重量頂多只有幾百公斤,到大戰後期有些戰略轟炸機如英製的漢德萊佩奇V/1500,總重約13,600公斤,載彈量可達到3,400公斤。

在攻擊發起時,飛往敵方陣地上空進行空中偵察,是當時軍方操作軍用機的主要任務。爲阻止對方偵察機執行此一任務,一種可從事將敵機驅逐出己方陣地上空的軍用機也應運而生,當時稱之爲驅逐機(Pursuit Plane)。後來在二次大戰戰後發展爲戰鬥機(Fighter),飛行性能及作戰能力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可執行密接支援、纏鬥等更複雜的作戰任務,故驅逐機是戰鬥機的前身。

戰爭早期研發出一種可執行驅逐任務的是推進式螺旋槳戰機,在機首裝置有機槍座,螺旋槳裝置在機身後方,故不影響到機槍射擊的角度。此種裝置自動武器的飛機,不僅可執行偵察任務,一旦遭遇敵機時可將其驅逐出己方陣地上空。故此型簡易的武裝偵察機在作戰任務時可一舉兩得,故經過軍方初步測試後便開始大量生産,陸續投入前線作戰,該型式的典型戰機有法製的法爾瑪F.20及英製的F. E. Zb等機型。這類戰機多採用推進式螺旋槳設計,在機身前後設有兩個座位,飛行員在後座,偵照員兼射擊手在前座,機上的固定武裝一般配備一至兩挺機槍。不過採用推進式螺旋槳設計的戰機,雖然安裝自動武器及進行射擊時較為便利,但機體結構受力及運動性能比較差,故在空戰中往往無法對付較爲靈活的拉進式武裝偵察機。

法國一位航空工程師雷蒙.索爾尼埃與一位空軍飛行員羅朗.加洛斯共同研究,提出在木製螺旋槳槳葉後側安裝鋼製楔形保護板,以彈開擊中螺旋槳的子彈。1915年4月1日加洛斯駕駛著一架裝有此保護板的莫拉納‧索爾尼埃L型戰機,與四架德國的信天翁武裝偵察機遭遇,加洛斯開槍射擊並將一架德機擊落,到同年4月18日以前加洛斯共擊落四架敵機,成爲歷史上第一位空戰英雄,故事實證明在槳葉後側安裝保護板是有一定的作用。但實際上這方式相當危險,鋼質楔形保護板並不能完全抵擋子彈的衝擊,且易使木質螺旋槳折斷。

加洛斯駕駛的莫拉納‧索爾尼埃L型戰機,在軍事航空史上被認爲是首架可有效進行空戰的戰機,從此發展出一個新的軍用機種-驅逐機。1915年4月18日加洛斯在德軍領空遭到防空砲火擊中發動機,於是迫降在德軍陣地後被俘達三年之久。而這架戰機被德軍俘獲後被送到福克航空公司(Fokker Aviation BV)負責人安東尼‧福克(Antony Fokker)的手上,於是福克與工作夥伴們開始對該機上的保護板進行詳細的分析研究,並由此受到啓發,發明了使用凸輪的射擊協調器,在日後的空戰中發揮極大的功用,有一段時期德軍戰機完全掌握了歐洲的制空權,軍事航空史上稱這段時期爲“福克災難”。

這些新推出的福克戰機型號爲福克E式(Fokker E),有多種改良型。採用傳統的中單翼構型,主翼以拉力張線加強而且展弦比不大,運動性較好,機槍裝置在機首上部使飛行員易於瞄準射擊,是一次大戰中著名的戰機。

儘管沒有射擊協調器,英法兩國空軍還是用了許多方式來對抗福克式戰機。法國的紐堡11是單座雙翼戰機,下翼較上翼略短,全機的重量集中於機體飛行重心部位,機槍裝置在上翼,動力為一具9氣缸活塞氣冷式發動機,爬升速度快且在運動時相當靈活,是一款優良的戰機。迪‧哈維蘭(De Havilland)D.H.2是一款推進式雙翼戰機,機槍裝在機身前端,不存在影響螺旋槳的射擊問題。至於斯帕德S.7是一款全新戰機,機身細長採用無上反角的矩形雙翼,採用一具8汽缸V型活塞,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及操縱性,尤其是在速度及爬升的性能突出,是很受飛行員歡迎的戰機。

由於戰爭使軍用裝備的補充需求更加迫切,使參戰各國加速各式戰機的研發及量産。到1917年時英國先後推出SE.5、駱駝F.l式(Camel F.1)及布里斯托(Bristol)F.2B等性能優良的戰機,法國則推出斯帕德13此款新機型。布里斯托F.2B是款武裝偵察機,最高時速可達181公里比其它戰機飛得更快,總生產量超過5,200架。這些新戰機陸續投入戰場,使協約國的航空部隊作戰實力獲得增強,於是逐漸恢復了制空權,並維持到大戰結束。

駱駝F.1式是英國沙普士威(Sopwith)公司研發量産的著名戰機,機首採用金屬整流罩,既可保護發動機並有助於減小阻力。上翼平直,下翼略有上反角,尾翼面積較小。機首上方並列裝置兩挺機槍,火力較強。該款戰機運動性能相當靈活,尤其在纏鬥時性能特別突出,德國王牌飛行員曼佛瑞德.馮.里奇霍芬(Baron Manfred von Richthofen)就是被這款戰機所擊落,因採用的氣冷式活塞發動機的汽缸為旋轉式,會產生扭力,而扭力會導致發動機產生陀螺效應,再加上設計中強調的纏鬥性能,因此顯得過於靈活而穩定性不足,飛行員若不注意便可能進入螺旋(Spin)而失事,故在飛行駱駝機時須特別小心。據統計自1917年7月駱駝式投入戰場至1918年11月11日戰爭結束為止,駱駝式戰機共擊落敵機1,294架,創造雙翼戰機的最佳戰績。

在1917年4月試飛成功的福克Dr.l式(Fokker Dr.l)是一款新式的單座三翼戰機,同年12月進入德國空軍服役。構型上最特殊的是採用上中下共三層主翼,各層主翼間由兩根支柱連接,三個主翼的翼展從上到下依次遞減。機首裝置一具110馬力活塞發動機,最大速度可達每小時165公里,固定武裝爲兩挺機槍,但僅量產320架。自外表看來三翼戰機似乎比較笨重,但實際上該款戰機運動性能相當優良,轉彎及爬升性能都很出色,可說是英軍駱駝式戰機的強勁對手。德國空軍的王牌飛行員里奇霍芬在大戰後期駕駛的就是此款戰機,曾創造過個人擊落敵機數量80架的紀錄,福克Dr.l式也因里奇霍芬而聞名。由於里奇霍芬將福克Dr.l式座機全部漆成紅色,看來十分醒目,德軍於是將該架戰機稱之爲“紅色男爵”(Red Baron)。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戰機從誕生到發展,後來成爲作戰的一支主力,使過去以海、陸爲主的平面戰爭演變成包括空中在內的立體戰爭。軍用機也從當初只能“登高望遠”的偵察機,發展成可以進行纏鬥攻擊的戰鬥機。到1918年機槍已成爲戰機的標準固定武裝,個別機種開始測試威力更大的空用機砲,而全金屬製的單翼機也開始試飛。纏鬥、護航及支援地面部隊的空戰理論及戰術已初步形成,制空權的爭奪也成為戰役獲勝的重要因素之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