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祭典
(一)播種祭(pitaza):
目前分類:認識台灣原住民 (58)
- Apr 07 Fri 2006 14:28
認識賽夏族(二)
- Apr 07 Fri 2006 14:28
認識賽夏族(一)
地理分佈
分佈在新竹苗栗兩縣交界的山區,和泰雅族毗鄰而居,傳說賽夏族祖先曾自大霸山山麓移至大湖及苗栗一帶,其後又繼續南移。
- Mar 30 Thu 2006 21:13
認識卑南族(三)
傳統服飾
女子以白、黑色上衣加上刺繡精美的胸兜,配上刺繡的裙子及 綁腿。男子以藍、黑、白色的上衣加上刺繡的綁腿褲(即後敞褲),年長者則穿佈滿菱形紋飾、紅色為主的無肩短上衣。
- Mar 30 Thu 2006 21:11
認識卑南族(一)
卑南族(Puyuma)位於中央山脈以東,卑南溪以南的海岸地區,台東縱谷南方的平原上。依其起源傳說,分為兩個系統:一是石生起源說的知本系統,發源地為Ruvoahan,包括知本、建和、利嘉、初鹿、泰安。 一是竹生起源說的南王系統,發源地是Panapanayan,包括南王、檳榔、寶桑。卑南族分佈於台東縣卑南鄉,共分為八個社,包括知本村、建和村、利嘉村、泰安村、檳榔村、美農村、初鹿村、南王村、溫泉村。昔稱「八社番」。人口集中在台東縣,其中以台東市比例最高;其次是卑南鄉,總人口數大約九千多人。
- Mar 19 Sun 2006 22:05
認識布農族(四)
傳統特色(二)
布農族居住於中央山脈兩側,海拔一千公尺以上,是典型的高山民族。據說,最早居住於鹿港、斗六、竹山一帶,後來漸漸往高山遷移。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居住地是南投縣的仁愛與信義鄉。十八世紀時,世居南投的布農族開始大量的遷移,一是往東遷至花蓮的卓溪鄉、萬榮鄉,再從花蓮移至台東的海端鄉與延平鄉。另一支沿著中央山脈南移至高雄的三民鄉與桃源鄉以及台東縣海端鄉的山區。布農族共分為六個群,均居住於南投一帶,分別是卓社群、郡社群、卡社群、丹社群、巒社群以及已被同化的蘭社群(takopulan),依據族人的調查,目前各群居住地分別如下:卓社群(take-todo):南投縣信義鄉久美村、仁愛鄉中正、法治、萬豐村。卡社群(take bakha):信義鄉南潭、地利、雙龍三村。丹社群(take vatan):信義鄉地利村、花蓮縣萬榮鄉馬遠村。巒社群(takebanuad):信義鄉豐丘、望鄉、新鄉、人倫及花蓮縣卓溪鄉。郡社群 (isbukun):信義鄉東埔、羅娜、明德及台東縣海端鄉、延平鄉及高雄縣三民、桃源鄉。是五個社群中最大的一支。
- Mar 19 Sun 2006 22:04
認識布農族(三)
傳統特色(一)
台灣原住民當中,最先被國際人士知曉的,是以「八部合音」聞名於世的布農族。1952年日本的音樂學者黑澤隆朝將布農族的Pasibutbut(祈禱小米豐收歌)寄至聯合國的文教組織,當代的知名音樂學者聽了之後,驚訝於古老的部落為何會有如此繁複的和音,當時西方的音樂學家認為音樂的起源是由單音、雙音而發展至和音的理論也不攻自破,從此重寫了音樂起源說的論點。
- Mar 19 Sun 2006 22:03
認識布農族(二)
重要祭典
布農人在水稻進入部落以後,小米的重要性還不如昔,屬於小米的祭儀大多消失,穀倉的重要性不再。目前僅存約二個重要的祭典如下:
- Mar 15 Wed 2006 01:17
認識泰雅族(三)
理念宗教
在泰雅族的世界裡,有二個迴異於其他族群的觀念:(一)是gaga的觀念(二)是rutux的信仰理念。茲分別說明如下:所謂的gaga是一種社會規範,是泰雅人日常生活,風習俗慣的誡律,觸犯了gaga表示觸犯了禁忌,可能受到神靈的懲罰。遵守同一gaga的人共同舉行祭儀、共勞共享。所謂的rutux是一種超自然的神靈信仰。一個人觸犯了gaga可能會受到rutux的處罰;被rutux嚇到可能會生病;在戶外吃飯、喝酒時要獻一點食物置於地上給rutux吃。在祖靈祭以後,泰雅人要離開祭祀地時必須越過火堆,以示與rutux隔離。種種跡象顯示對rutux的懼怕。
- Mar 15 Wed 2006 01:16
認識泰雅族(一)
地理分佈
泰雅族(Atayal)亦稱泰雅爾族(Taiyal),分佈在台灣北部中央山脈兩側,以及花蓮、宜蘭等山區,為台灣原住民中第二大族,由於分佈遼闊,因此各地語言與習俗稍有差異。
- Mar 14 Tue 2006 15:19
認識阿美族(一)
地理分佈
台灣的阿美族人,散居在東海岸和花蓮、台東兩縣的花東縱谷平原上,北起花蓮的立霧溪,最南到達屏東的恆春,人口約有十三萬多人,是台灣原住民中人數最多的一族。阿美族人由於分布地域遼闊,交通阻隔,各地區的語言及風俗習慣難免有不同之處。民族學者將阿美族分類為南勢阿美族、秀姑巒阿美、海岸阿美、台東阿美及恆春阿美族,近來因為阿美族到都市謀生的人數越來越多,所以也產生了所謂都市阿美族。
- Mar 14 Tue 2006 15:16
認識台灣原住民系列文章序文
台灣原住民族是台灣島的主人之一,但由於多居住於叢山峻嶺之間,因此外界對他們了解甚少,原住民族中僅有一族是世居離島的。這一系列的文章主要是介紹台灣原住民各族群的分布、特徵、風俗習慣、服飾、飲食、住屋、獵首行動、傳統信仰及歲時祭儀等,例如原住民自古流傳下來的習俗-「獵首」,它代表一種最高的審判,族人們堅持它,就像日本人崇尚武士道精神一樣;獵首並非台灣原住民所特有,許多東南亞的土著社會過去也存在著這項傳統,它並不是單純的殺戮行為,在部分傳統社會中,「獵首」更是具有非常特殊的社會與文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