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航空炸彈新發展-聯合直接攻擊彈藥
波斯灣戰爭結束後,為改正當時傳統常規炸彈無法在15,000呎以上的高度使用,及導引炸彈命中率與高度成反比的現象,美國國防部(DoD)開始計劃發展一種具有適度精準能力、低成本,並可取代所有的傳統常規炸彈,的新世代導引炸彈,此即為1980年代即存在的炸射武器需求。

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oint Direct Attack Munitions, JDAM)就是在這時代背景下,先後合併了「慣性導引科技示範計劃」及「先進彈械」兩個計劃。透過彈體體積縮小、低成本、衛星定位科技的長足發展及處理器等電子感測器的進步,讓計劃付諸實現,使精密導引武器有機會改頭換面,一般傳統常規炸彈加速的走入歷史。

1995年10月麥道公司(McDonnell Douglas)被獲選為研發量產聯合直接攻擊彈藥的主要合約商,在1997年7月底首先由B-2 Block 30達成初期作戰能力(Initial Operating Capability, IOC)。於是美國國防部先期採購937具聯合直接攻擊彈藥導引套件(Guidance Kit),並於1998年時在F-16C Block50、F/A-l8C、B-52H、B-1B等戰機上完成作戰測試與評估,美軍並依各式套件規格賦與GBU-29/30/31/32的制式編號,已量產供應客戶。

聯合直接攻擊彈藥的導引套件改裝方式,是將套件裝於傳統常規炸彈的尾部,可以增加武器的精準度,炸彈四周設有環帶條,其上有四個條形板,其目的不在加強炸彈滑翔性能,而是著眼於操控性。

套件包括可動式安定尾翼、慣性/全球定位系統導引組件(INS/GPS)、任務電腦(Mission Computer)、飛行控制系統(FCS)組件等。適合加裝此一套件的有500磅級MK-82(GBU-38套件)、1,000磅級MK-83(GBU-32套件)、2,000磅級MK-84(GBU-31(V)1套件)、1,000磅級BLU-110(GBU-35套件)、2,000磅級BLU-109(GBU-31(V)3B套件)。可掛載/投射聯合直接攻擊彈藥的有B-1B、B-2A、B-52H轟炸機與F/A-18、F-16戰機。掛載飛機先輸入目標的位置數據,在距目標約24.1公里(即15哩)處投擲,在套件控制下炸彈被導引飛向目標,245次飛行試射的成果顯示系統可靠度高達95%,命中目標的精度其圓周公算偏差值(Circular Error Probable, CEP)只有9.6公尺,低於軍方所要求的13公尺。並且聯合直接攻擊彈藥的彈著精度不受其飛行彈道穿過雲層、雨霧、風雪、黑夜等氣候影響,因而只要掛載戰機能起飛就可使用聯合直接攻擊彈藥。在於其成本低、能提升命中精度、在防空火網外投擲等效益,因而美國空軍、海軍與陸戰隊航空隊訂購其套件的總數量達87,500套,工廠生產速率每月超過1,000套。

其運作方式是自機體投放至一定的安全距離後,便開始運用導引程式中的最佳化導引原則,以彈體當時的投射軌跡狀況為基礎,反覆進行最佳化運算,並下達修正指令;此舉據稱能夠有效率的運用飛行能量,以求能達成最大的可能涵蓋面積與射程,而導引程式也可精確控制最大撞擊速度下的撞擊方位與角度。除此之外,對垂直或水平方向目標的偏離軸線(Of-axis)攻擊,也可增加戰機的存活率。

目前聯合直接攻擊彈藥的其中一項改良項目為將射程增加至56.3公里(即35哩)的鑽石背(Diamond Back)計劃,這是在炸彈中間部份裝設一組可彈出的鑽石形狀彈翼,可大幅度增加炸彈滑翔的距離。但增長滑翔距離後,炸彈垂直落下的速度大部分都轉換成向前滑翔的速度,因此炸彈落地後的撞擊力與穿甲力都遠不及現在的傳統常規炸彈。另一點值得考慮的是,當炸彈接近地面時,過長過大的彈翼很可能受到側風影響而偏離目標。因此必須考慮在適當時機將彈翼炸離彈身,以增加速度與動能。其他的改良項目為改進全球定位系統的定位精度、加裝低成本的終端導引系統,及搭配不同功能的炸彈等。

北約在1999年3月24日至4月27日的科索沃(Kosovo)「有限度空中攻擊」中,由於南斯拉夫的氣候往往是陰霾且低雲籠罩,因此配備有雷射標定莢艙的戰機根本無用武之地。於是美國空軍利用自本土起飛的B-2A匿蹤轟炸機,投擲以慣性/全球定位系統導引的聯合直接攻擊彈藥,突破戰機無法達成的戰術目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