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未來發展
自1991年波斯灣戰爭以來,在十字照相槍所攝的黑白記錄片中,一枚枚的雷射導引炸彈不斷的命中目標,揚起漫天煙塵,這光景代表1980年代的炸彈科技。波斯灣戰後十年,1999年美國空軍又在南斯拉夫得到兩次寶貴的轟炸經驗,如使用聯合直接攻擊彈藥及風偏修正投射彈藥撒佈器(Wind Corrected Munitions Dispenser, WCMD),促使著新式導引炸彈的研發。

風偏修正投射彈藥撒佈器有三種款式:CBU-103使用CBU-87母彈,內含202枚BLU-97型子炸彈;CBU-104使用CBU-89母彈,內含72枚反裝甲地雷與22枚人員殺傷雷;CBU-105使用CBU-87母彈,內含10枚BLU-108紅外線導引子炸彈。

未來的導引武器將越來越準確,摧毀目標所需要的彈藥量將不需那麼多,所以美軍希望導引炸彈可以縮小。在攻擊任務中避免傷及無辜平民百姓,對戰機飛行員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而往往重要目標卻都位於人口稠密都市中心,若採用威力過大的大型炸彈,會波及無辜。若採用小彈頭的導引飛彈則顯得威力不足,無法保證摧毀目標,而且成本非常昂貴。在這兩難情形下,美軍開始研發較小的導引炸彈,稱為小型智慧炸彈(SSB, Small Smart Bomb)。

小智慧彈依重量可分成三個等級,分別是100磅、500磅及250磅。對於美國空軍來說,採用這些小炸彈好像又回到祖父飛行員的二次大戰時代。以往的雷射導引套件原本也可套用在500磅級的MK-82傳統常規炸彈上,但造價實在太貴,因此不如將套件用在較大型的炸彈比較划算。這些小智慧彈都採用不受天候影響的慣性/全球定位導引方式,若是大量採購,價格可以壓得非常低。

但想要戰機多掛載些炸彈,首先是減少炸藥裝藥量。以F/A-22戰機為例,其單一彈艙可掛載四枚小智慧彈,兩個彈艙可掛載八枚。儘管單顆小智慧彈的威力不如2,000磅級傳統常規炸彈,但美國空軍估計大約二至三枚小智慧彈就能摧毀2,000磅級炸彈的目標,這樣一來F/A-22在單趟作戰任務中能夠摧毀的目標就更多。

除了載人匿蹤戰機外,較輕的導引炸彈對無人戰機的影響更大。如波音(Boeing)的X-45無人戰機(UCAV, Unmanned Combat Aerial Vehicle)只能掛載3,000磅重的武器,其武器艙比F/A-22的小。炸藥量減少後,制動器及氣動力控制面還要再縮小才行,而慣性/全球定位系統佔有絕大優勢因不需尋標器,故尋標器不需再裝設於傳統常規炸彈彈鼻。

氣動力控制面的改良著重在網狀彈翼(Lattice Fin),這種彈翼最早是由俄羅斯錦旗設計局(Vympel OKB)為R-77飛彈所研發採用。優點在於可向前收折、減小阻力、提升機動力,以便運送、儲藏、及放置於彈艙。不過網狀彈翼的阻力較大,可能會影響炸彈投射的距離。

炸彈投射又與戰機酬載方式息息相關,而F/A-22及F-35戰機於投擲炸彈時,為了增加炸彈滑翔距離,戰機以拋投(Toss)的方式爬高,或為要閃躲來襲的防空火砲或飛彈,戰機處在高G運動狀態中,而且這些戰機都能超音速飛行,故炸彈可能會在高速、高攻角與高G運動中投射。再加上新一代的F/A-22及F-35匿蹤戰機的彈艙內還要掛載空對空飛彈或其他酬載,故戰機的派龍架就非常難設計,甚至會動用到小型藥包或高壓氣體將酬載從彈艙內彈射出去。

在彈艙中拋投炸彈可不是想像中那麼容易,次音速的F-117A在投擲2,000磅級雷射導引炸彈時須先開啟艙門,這時敵方防空雷達波會射入彈艙,導致F-117A的雷達反射截面積(Radar Cross-Section, RCS)大增。接著掛載炸彈的派龍架(Pylon)伸出機身外,使得炸彈上的尋標器鎖定目標,然後炸彈才能在適合的的攻角與速度中投下。

為了改善匿蹤戰機酬載投射方式,改良構想是將炸彈掛載在艙門而非在彈艙內,當艙門開啟時,讓炸彈直接暴露於氣流中,或許就可省掉許多麻煩。另一個讓匿蹤戰機增加酬載的方式就是將炸彈掛在主翼的派龍架下,或許美軍認為在壓制了敵軍中長程區域防空飛彈後,在短程防空飛彈威脅距離外,犧牲戰機的匿蹤效果是個可行的方式。美國空軍為了加長導引炸彈的「射程」,可說是拼了老命也再所不惜。

綜合以上所述,近入21世紀後的2000年代美軍在炸彈的發展概念上是朝向小型化。慣性/全球定位系統這種盲目投射導引系統,是未來導引炸彈的主要發展方向。由於作戰觀念的改變,及電子技術快速發展所導致的平價化。精確導引炸彈勢將取代傳統的常規炸彈,成為美海空軍戰機彈藥庫中的主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