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歷經邁諾陶發射載具(Minotaur Launch Vehicle)上的國旗徽誌、台灣名稱及衛星釋放間隔疑慮的問題後,全球氣象科學界及國人期待已久的福爾摩沙衛星3號(FORMOSAT-3)星系於美西時間4月14日18:40(台灣時間2006年4月15日早晨09:40),在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Vandenberg AFB)發射場的第8號太空發射台(SLC-8,Space Launch Complex)順利發射升空。全數6枚微衛星(Microsatellite)在發射後19分19秒後完全脫離發射載具的獵戶座38號(Orion 38)酬載推進節段(Payload Stage),位於新竹的國家太空中心(NSPO)現場響起一片歡呼聲。陳水扁總統隨即發表賀詞,恭賀福衛3號發射成功。福衛3號的性能諸元,參見尖端科技軍事雜誌第250期第16頁、第257期第108頁。
福衛3號原預定在17:12發射,但在發射前1分30秒時發射載具第1節的壓力感測器(Pressure Sensor)電流超過設定值,發射任務指揮官傑克‧韋恩史坦(Jack Weinstein)喊停,重新回歸安全模式,而衛星需以30分鐘時間重新充電。經驗測後發現,是電腦自動程式出現的假訊號,韋恩史坦隨即決定將發射時間延後到18:40。
在倒數計時聲中,載著福衛3號星系的邁諾陶發射載具於18:40點火升空,新竹NSPO轉播室現場響起一片歡呼聲。當發射的一剎那,只見到發射載具升空後,發射台現場只見發射載具的尾燄(Flareback)閃光,隨後監視攝影機失去影像,在新竹NSPO轉播室現場的畫面上只見到在美國發射場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員紛紛拿下耳機,往前靠近以查究竟,現場氣氛緊張到最高點,深怕有任何意外,隨後見到螢幕上工作人員回到座位,一顆不安的心逐漸平息下來。
但畫面始終未從美國傳回新竹NSPO轉播室,只有發射場傳來的文字訊息不斷顯示出發射載具的最新狀況,據監測資料顯示,發射載具完全按照原訂計畫逐節燃燒、脫離,在發射後的14分25秒進入高度500km的暫駐軌道(Parking Orbit),第1枚微衛星(FM1)彈離酬載推進節段,隨後第2枚(FM2)到第6枚(FM6)衛星以間隔1分鐘的間距逐一彈離酬載推進節段,直到發射後19分19秒第6枚彈離完畢,確定發射任務完全成功,全場再次爆起一片熱烈掌聲。
行政院國科會(NSC)主委陳建仁、NSPO主任吳作樂、副主任陳紹興、中央大學校長、前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NARL)院長李羅權均出席記者會。陳建仁表示,已經打電話給陳水扁總統及行政院長蘇貞昌,告知發射成功的好消息,總統隨即透過視訊畫面恭賀福衛3號發射成功。
陳建仁指出,發射任務成功,代表著邁入第2階段的氣象科學研究時程,也同時將台灣在氣象科學的研究帶到更高層面。NSPO主任吳作樂在致詞時說,其實他是最緊張的人,最近經常做惡夢,夢到衛星無法彈離載具,並問李羅權有無做惡夢,李羅權說,常夢到酬載艙整流罩(Payload Module Cowl)打不開,現在總算放心了。
NSPO系統工程組組長吳岸明表示,福衛3號的6枚衛星在發射後1小時23分(台灣時間11:16)將訊號成功傳回美國阿拉斯加州的費爾班克斯(Fairbanks)地面站。
發射後7小時52分(台灣時間17:36),衛星經過台灣上空,將系統訊號傳回台灣地面站,工作人員掌握時間,確認衛星的太陽能電池板(Solar Cell Panel)張開與否、動力是否足夠,檢查每個系統都運作正常,12分鐘後6枚衛星全部檢查完畢,離開台灣上空。
吳岸明指出,6枚衛星的任務軌道是高度800km,工作人員將逐步調整衛星的推進系統,並利用重力在13個月內飄移到任務軌道高度,平均每天調整0.33∘。至於首批觀測資料要到6月才能下載,但以參考性質居多,並在衛星升空後一週內進行衛星本體和酬載的電力、溫度、壓力等系統檢查。行政院長蘇貞昌在傍晚也對福衛3號發射成功及運作正常表達祝賀。
福衛3號原預定在17:12發射,但在發射前1分30秒時發射載具第1節的壓力感測器(Pressure Sensor)電流超過設定值,發射任務指揮官傑克‧韋恩史坦(Jack Weinstein)喊停,重新回歸安全模式,而衛星需以30分鐘時間重新充電。經驗測後發現,是電腦自動程式出現的假訊號,韋恩史坦隨即決定將發射時間延後到18:40。
在倒數計時聲中,載著福衛3號星系的邁諾陶發射載具於18:40點火升空,新竹NSPO轉播室現場響起一片歡呼聲。當發射的一剎那,只見到發射載具升空後,發射台現場只見發射載具的尾燄(Flareback)閃光,隨後監視攝影機失去影像,在新竹NSPO轉播室現場的畫面上只見到在美國發射場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員紛紛拿下耳機,往前靠近以查究竟,現場氣氛緊張到最高點,深怕有任何意外,隨後見到螢幕上工作人員回到座位,一顆不安的心逐漸平息下來。
但畫面始終未從美國傳回新竹NSPO轉播室,只有發射場傳來的文字訊息不斷顯示出發射載具的最新狀況,據監測資料顯示,發射載具完全按照原訂計畫逐節燃燒、脫離,在發射後的14分25秒進入高度500km的暫駐軌道(Parking Orbit),第1枚微衛星(FM1)彈離酬載推進節段,隨後第2枚(FM2)到第6枚(FM6)衛星以間隔1分鐘的間距逐一彈離酬載推進節段,直到發射後19分19秒第6枚彈離完畢,確定發射任務完全成功,全場再次爆起一片熱烈掌聲。
行政院國科會(NSC)主委陳建仁、NSPO主任吳作樂、副主任陳紹興、中央大學校長、前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NARL)院長李羅權均出席記者會。陳建仁表示,已經打電話給陳水扁總統及行政院長蘇貞昌,告知發射成功的好消息,總統隨即透過視訊畫面恭賀福衛3號發射成功。
陳建仁指出,發射任務成功,代表著邁入第2階段的氣象科學研究時程,也同時將台灣在氣象科學的研究帶到更高層面。NSPO主任吳作樂在致詞時說,其實他是最緊張的人,最近經常做惡夢,夢到衛星無法彈離載具,並問李羅權有無做惡夢,李羅權說,常夢到酬載艙整流罩(Payload Module Cowl)打不開,現在總算放心了。
NSPO系統工程組組長吳岸明表示,福衛3號的6枚衛星在發射後1小時23分(台灣時間11:16)將訊號成功傳回美國阿拉斯加州的費爾班克斯(Fairbanks)地面站。
發射後7小時52分(台灣時間17:36),衛星經過台灣上空,將系統訊號傳回台灣地面站,工作人員掌握時間,確認衛星的太陽能電池板(Solar Cell Panel)張開與否、動力是否足夠,檢查每個系統都運作正常,12分鐘後6枚衛星全部檢查完畢,離開台灣上空。
吳岸明指出,6枚衛星的任務軌道是高度800km,工作人員將逐步調整衛星的推進系統,並利用重力在13個月內飄移到任務軌道高度,平均每天調整0.33∘。至於首批觀測資料要到6月才能下載,但以參考性質居多,並在衛星升空後一週內進行衛星本體和酬載的電力、溫度、壓力等系統檢查。行政院長蘇貞昌在傍晚也對福衛3號發射成功及運作正常表達祝賀。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