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輪風扇之效率
一般而言螺旋槳於低速時運轉效率最高,而風扇之運作效率以葉片之尺寸為考量。因一般來說渦輪風扇之風扇轂(第一級風扇)轉速皆有其上限,故轉速為固定值。轉速固定,若設計過大之風扇葉片,其尖端將會超音速,所以有其限制。故在渦輪軸發動機之螺旋槳上此類翼端超音速的問題,在噴射發動機未問世前,常成為航空器設計人員的頭痛問題。此外大型風扇葉片速度未到音速時,可能會超過渦輪段提供的扭力值,會使風扇轂無法達到轉速,故不能太大。而小型風扇葉片會有不可超過音速之限制,因會導致機體結構振盪頻率過高,影響飛行安全。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渦輪風扇之效率
一般而言螺旋槳於低速時運轉效率最高,而風扇之運作效率以葉片之尺寸為考量。因一般來說渦輪風扇之風扇轂(第一級風扇)轉速皆有其上限,故轉速為固定值。轉速固定,若設計過大之風扇葉片,其尖端將會超音速,所以有其限制。故在渦輪軸發動機之螺旋槳上此類翼端超音速的問題,在噴射發動機未問世前,常成為航空器設計人員的頭痛問題。此外大型風扇葉片速度未到音速時,可能會超過渦輪段提供的扭力值,會使風扇轂無法達到轉速,故不能太大。而小型風扇葉片會有不可超過音速之限制,因會導致機體結構振盪頻率過高,影響飛行安全。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壹、提昇噴射發動機的效率
自英國英國法蘭克.惠特爾(Frank Whittle)伯爵發明了第一具渦輪噴射發動機後,渦輪噴射(Turbojet)發動機很快便以其強大動力、優異的高速性能於1949年後起取代活塞式發動機,成爲二次大戰戰後新研發的戰機首先選擇的動力系統,並開始在其它固定翼航空器中開始獲得採用。關於渦輪噴射發動機之結構,請詳噴射發動機篇內文所述。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壹、提昇噴射發動機的效率
自英國英國法蘭克.惠特爾(Frank Whittle)伯爵發明了第一具渦輪噴射發動機後,渦輪噴射(Turbojet)發動機很快便以其強大動力、優異的高速性能於1949年後起取代活塞式發動機,成爲二次大戰戰後新研發的戰機首先選擇的動力系統,並開始在其它固定翼航空器中開始獲得採用。關於渦輪噴射發動機之結構,請詳噴射發動機篇內文所述。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統特色(二)
布農族居住於中央山脈兩側,海拔一千公尺以上,是典型的高山民族。據說,最早居住於鹿港、斗六、竹山一帶,後來漸漸往高山遷移。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居住地是南投縣的仁愛與信義鄉。十八世紀時,世居南投的布農族開始大量的遷移,一是往東遷至花蓮的卓溪鄉、萬榮鄉,再從花蓮移至台東的海端鄉與延平鄉。另一支沿著中央山脈南移至高雄的三民鄉與桃源鄉以及台東縣海端鄉的山區。布農族共分為六個群,均居住於南投一帶,分別是卓社群、郡社群、卡社群、丹社群、巒社群以及已被同化的蘭社群(takopulan),依據族人的調查,目前各群居住地分別如下:卓社群(take-todo):南投縣信義鄉久美村、仁愛鄉中正、法治、萬豐村。卡社群(take bakha):信義鄉南潭、地利、雙龍三村。丹社群(take vatan):信義鄉地利村、花蓮縣萬榮鄉馬遠村。巒社群(takebanuad):信義鄉豐丘、望鄉、新鄉、人倫及花蓮縣卓溪鄉。郡社群 (isbukun):信義鄉東埔、羅娜、明德及台東縣海端鄉、延平鄉及高雄縣三民、桃源鄉。是五個社群中最大的一支。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統特色(二)
布農族居住於中央山脈兩側,海拔一千公尺以上,是典型的高山民族。據說,最早居住於鹿港、斗六、竹山一帶,後來漸漸往高山遷移。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居住地是南投縣的仁愛與信義鄉。十八世紀時,世居南投的布農族開始大量的遷移,一是往東遷至花蓮的卓溪鄉、萬榮鄉,再從花蓮移至台東的海端鄉與延平鄉。另一支沿著中央山脈南移至高雄的三民鄉與桃源鄉以及台東縣海端鄉的山區。布農族共分為六個群,均居住於南投一帶,分別是卓社群、郡社群、卡社群、丹社群、巒社群以及已被同化的蘭社群(takopulan),依據族人的調查,目前各群居住地分別如下:卓社群(take-todo):南投縣信義鄉久美村、仁愛鄉中正、法治、萬豐村。卡社群(take bakha):信義鄉南潭、地利、雙龍三村。丹社群(take vatan):信義鄉地利村、花蓮縣萬榮鄉馬遠村。巒社群(takebanuad):信義鄉豐丘、望鄉、新鄉、人倫及花蓮縣卓溪鄉。郡社群 (isbukun):信義鄉東埔、羅娜、明德及台東縣海端鄉、延平鄉及高雄縣三民、桃源鄉。是五個社群中最大的一支。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統特色(一)
台灣原住民當中,最先被國際人士知曉的,是以「八部合音」聞名於世的布農族。1952年日本的音樂學者黑澤隆朝將布農族的Pasibutbut(祈禱小米豐收歌)寄至聯合國的文教組織,當代的知名音樂學者聽了之後,驚訝於古老的部落為何會有如此繁複的和音,當時西方的音樂學家認為音樂的起源是由單音、雙音而發展至和音的理論也不攻自破,從此重寫了音樂起源說的論點。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統特色(一)
台灣原住民當中,最先被國際人士知曉的,是以「八部合音」聞名於世的布農族。1952年日本的音樂學者黑澤隆朝將布農族的Pasibutbut(祈禱小米豐收歌)寄至聯合國的文教組織,當代的知名音樂學者聽了之後,驚訝於古老的部落為何會有如此繁複的和音,當時西方的音樂學家認為音樂的起源是由單音、雙音而發展至和音的理論也不攻自破,從此重寫了音樂起源說的論點。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重要祭典
布農人在水稻進入部落以後,小米的重要性還不如昔,屬於小米的祭儀大多消失,穀倉的重要性不再。目前僅存約二個重要的祭典如下: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理分佈
布農族分佈在埔里以南的中央山脈及其東側,直到知本主山以北的山地,位居在海拔一千公尺以上,是部落的散居社會。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