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失速後動作
失速後動作就是戰機在超過失速攻角後,即臨界攻角狀態,仍然有能力完成可操縱的戰術運動,此技術主要用在爲佔據有利作戰位置的運動飛行中。

爲何戰機需要失速後動作的能力呢?因爲空優戰機主要的任務就是空戰,五十年來的幾次區域戰爭經驗告訴我們,發生率最頻繁的空戰是低空及超低空近距離空戰。近距離空戰中最重要的作戰方式就是迅速瞄準敵機,即在攻擊中不僅能快速地改變本身的速度,還能使自己始終處於敵機轉彎半徑的內側,如此就能使自己更快速地進入攻擊位置,取得制敵先機。過去的空戰由於戰機的發動機剩餘功率較小,因而十分強調搶佔高度的運動能力,以達到以高度換取速度的目的。現代戰機在中等速度下發動機剩餘功率很大,加速性能佳,爬升率高,速度上的差距已沒有很大,因此透過失速後動作獲取更有力的攻擊發起角度的優勢,就成了一條捷徑。

為何失速後動作可以提昇航空器的運動能力呢?因為在進入目視纏鬥狀態後,攻擊機要使目標機儘快進入自己的武器有效射擊範圍內,目標機則要擺脫攻擊機的糾纏並伺機反擊。在這種情形之下,航空器最重要的性能是最大持續轉彎率,尤其是敵我雙方戰機在進入纏鬥情形時,以持續轉彎率的優劣來決定誰先佔位。一般來說航空器的最大轉彎率在馬赫數0.4至0.6間效果最大,所以要在纏鬥中取得角度優勢,就要求航空器能從最大馬赫數儘快的減速至中、低速度。航空器在進行失速後動作時,在大攻角的情形下本身受到氣動力阻力比較大,航空器的飛行速度可以迅速降低,有利於將機首很快速的指向敵機並瞄準,或是在轉彎中儘快減速及改變飛行方向使敵機錯失目標,理論上這在近距離纏鬥中具有很高的成效。

爲何失速後動作可以提昇航空器的運動能力呢?因爲在進入目視纏鬥狀態後,攻擊機要使目標機儘快進入自己的武器有效射擊範圍內,目標機則要擺脫攻擊機的糾纏並伺機反擊。在這種情形之下,航空器最重要的性能是最大轉彎率。一般來說航空器的最大轉彎率在馬赫數0.4至0.6間效果最大,所以要在纏鬥中取得角度優勢,就要求航空器能從最大馬赫數儘快的減速至中、低速度。航空器在進行失速後動作時,在大攻角的情形下本身受到氣動力阻力比較大,航空器的飛行速度可以迅速降低,有利於將機首很快速的指向敵機並瞄準,或是在轉彎中儘快減速及改變飛行方向使敵機錯失目標,理論上這在近距離纏鬥中具有很高的成效。

但在傳統的飛行理論中,航空器的攻角是不能夠超過失速攻角的,否則就會造成失速,進入螺旋(Spin)狀態甚至會導致航空器墜毀。隨著現代航空科技的發展,透過採用向量推力技術等方式,已使航空器有可能超越失速攻角飛行了。

北美(North America)公司於1979年代推出的高機動性(Highly Maneuverable Aircraft Technology, HiMAT)實驗機,就是早期用於進行失速後動作技術理論驗證的概念驗證機。最著名的失速後動作應是俄羅斯的蘇霍(Sukhoi)Su-27,於1980年代末期在公開的展示飛行時,做出的眼鏡蛇動作,這個飛行動作曾經讓全球的軍事航空觀察家大為震驚。

當航空工程師們從螺旋槳時代進入噴射時代時,曾經爲突破音速的障礙而歡欣鼓舞,於是被稱為是突破“音障”;當航空工程師們將飛行速度提高到馬赫數大於3之後,克服了高速飛行帶來的高熱問題,被稱爲突破“熱障”;現在已經成功的跨越了曾被認爲不能跨越的失速攻角時,“失速障”也就被突破了。

二、眼鏡蛇動作
眼鏡蛇特技(Cobra manoeuvre)動作是著名的失速後運動動作,為前蘇聯Su-27戰機首先試飛成功。在1989年6月的巴黎航空展上,前蘇聯著名試飛員維克多‧包加契夫(Victor Pugachev)第一次在全世界面前表演了眼鏡蛇動作並震驚全場,因此這一個獨特的運動動作又被稱爲“包加契夫眼鏡蛇”(Pugachev Cobra)動作。

在運動過程中飛行員的快速向後帶桿使機頭上仰達110度至120度之間,形成短暫的機尾在前,機首在後的平飛狀態,然後推桿壓坡度,再恢復到原來水平飛行狀態。運動時飛機的進入速度約爲時速425公里,並以超過時速148公里的速率持續減速,然後再減速到時速110公里,這個動作僅使飛機本身承受3.5至4G的負荷,其角度如同一大片空氣煞車板(Air Brake),在這整個的運動過程中,飛機的飛行高度幾乎沒有任何變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0822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